论软开度训练

时间:2022-02-28 01:54:36

论软开度训练

【摘 要】舞蹈的软开度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运用方法。它关系着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是不是能够在表演时动作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展。

【关键词】软开度;训练;

摘要舞蹈的软开度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运用方法。它关系着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否,是不是能够在表演时动作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展。关键词软开度;训练;

中国舞的舞姿比较复杂和多样,技术难度大而高,运动幅度大而难。它需要身体各部分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肌肉的高度弹性,它需要肌肉有很强的爆发力,控制力和耐力,但更为重要的是肌肉的柔韧性要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软开度。

一、关于软开度训练的问题

软开度训练是舞蹈演员用肢体来塑造语言的,具有一种顺应人体结构、功能及特点的科学周密、系统的训练,软开度训练不单单是指一般的软和硬,主要是指演员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根据各关节面形状的形成,一方面是受营养和吸收营养的情况所影响;一方面是受关节长期运动的状况所决定的,在适合的年龄内把握时机,掌握好训练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解决软开度的最佳时段

9至13岁为发展软开度训练的最佳时期,作为一个古典舞学生所应解决的关键部位有头、肩、腰、腿、髋关节、韧带的拉长及各关节能力的训练。软开度就就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具有软开度的基础,才能使舞蹈动作更富有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独具风格的舞蹈作品,只有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加强软开度能力的训练。才能使人体动作更加舒展、灵活,让舞蹈者在风采各异的剧目中自由抒发与表现。

(二)软开度训练的方式与方法

软开度的方式与方法主要解决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内力与外力的结合及素质能力体验的基础条件和掌握一些基本技巧、技巧动作的娴熟程度和运用流畅,是挖掘软开度潜力的主要途径。

1.腿功训练

腿功训练是构成舞蹈动作语汇的主干,一般采取“压”、“耗”、“撕”、“搬”、“踢”等方法。其中“压”、“耗”、“搬”、“踢”四种是以自己在进行训练时不借助外力进行的练习,而“撕”则以别人帮助进行训练。

2.肩关节及胸腰的训练

舞蹈的大量舞姿、舞步、技巧都离不开肩关节及胸腰的积极配合。肩和胸腰的打开会给人以挺拔、优美、柔软、流畅的感觉。肩关节是手臂动作的根,肩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胸腰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统一关系。在肩关节的练习中,手臂要放松,脖子不可参与动作,应该颈部保持伸长挺拔的状态下,完成肩部的动作。

3.手臂训练

舞蹈中的手臂工作可以说是最丰富多彩的,是一个复杂而极富有表现力的部位。它包括:手指、手腕、小臂、大臂几个部位。是以日常生活的手臂活动为基础,手臂训练时要强调细致、形态准确及手与整体形态的协调配合。

4.腰部训练

腰部的训练能起到左右上下身的协调作用。腰部的活动幅度,是软开度基本能力训练,是表现舞蹈动律的“核心”重要部位,舞蹈中的各种舞姿富有艺术魅力的线条、造型及曲线,其支点往往经腰部实现的。

5.头部训练

头部动作更多涉及演员的面部表情,也是情绪表现最重要和直接的窗口。在技术中动作的完成特别会是对旋转、翻身动作、对人体基本形态以及姿态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6.躯干训练

躯干是中国古典舞运动的核心,无论是欲前先后、欲收先放的对比规律,躯干在舞蹈中还起着稳固各种姿态、技巧的功能和作用。

二、软开度与跳、转、翻的密切关系

(一)软开度与跳的密切关系

在“跳”中呈现了拧、倾、翻、闪、展、腾,形成了高低、起伏、对比鲜明的舞蹈弹跳特点,使空中舞姿完成的更加准确、优美。

(二)软开度与转的密切联系

在垂直轴平衡状态下仰旋舞姿中如:“平转接紫金冠转”,都充分说明了软开度对旋转的影响,在许多部位可以带动身体旋转,对腰背肌起了一定的主导作用。

(三)软开度与翻的密切联系

在空间的弧线,运动的连绵与圆润,犹如波涛起伏,绵延不绝。应用软开度可使翻身动作在完成时表现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绪型内涵,应用软开度还可以使快速翻身的动作瞬间停留内表现出干净利落、英武刚健的铿锵之势。

舞蹈是以人体为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体运动表演形式,不仅需要演员具有一般性的身体运动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这是由其动作和技巧的需求所决定的。软开度就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软开度是舞蹈中对人体柔韧性的专业术语的俗称,它是舞蹈艺术对表演者的一种特有要求。一个舞蹈演员如果没有身体各部位关节韧带拉长的软、开度条件,就难以用身体作为工具去表现各种类型的角色。事实上当我们从接触舞蹈练习开始,就开始同自己身体幅度的局限性作斗争了。而当我们成为十分熟练的舞蹈演员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每天不间断地巩固和发展已练出的软开度。

结论

总之,舞蹈这门艺术是以人的身体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它用身体去舞蹈,去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塑造

各种各样的形象。中国舞的舞姿比较复杂和多样,技术难度大而高,运动幅度大而难。它需要身体各部分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肌肉的高度弹性,它需要肌肉有很强的爆发力,控制力和耐力,但更为重要的是肌肉的柔韧性要好,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软开度。应用了软开度的基础,不仅能保证舞蹈动作的质量,并且能提高训练的效率,而且它还可以扩大中国古典舞的表现范围,极大地丰富了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和表演手段。

具有软开度训练的基础,能使舞蹈动作更富有协调性、灵活性、稳定性,同时可使舞者掌握各种风格特点的舞蹈作品,表达情绪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因此,我们应注意到:从力学、美学、风格性与表现力等方面对于软开度的需要,我们应不懈努力,继续研究,去发展完整的民族训练体系,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加强软开度训练的能力,为今后身体各部分的控制能力及各类技术技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月。

[2]金秋.《考前舞蹈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3]李正一、唐满城、黄嘉敏.《中国古典舞身韵》.北京舞蹈学院编,1987年。

[4]软开度训练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的作用

上一篇:浅谈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下一篇:倡导绩效管理,推进人员管理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