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2-28 04:24:05

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主题与背景

新世纪赋予学校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伟大使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发现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品格,塑造灵魂,因此,素质教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位美术教师,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二、情境描述

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师正引导学生通过作品欣赏来认识墨西哥著名女画家弗瑞达・卡罗。

(一)人生经历

作品1:生命的遭遇:《车祸》

看一看:发生了什么?

生:严重的车祸。

师引导:一辆有轨电车和一辆巴士发生了剧烈的碰撞,18岁

的弗瑞达就坐在那辆巴士中。车祸将她的脊椎折成三段,肋骨断裂,骨盆破裂。最悲惨的是,一根金属刺穿了她的身体,使她丧失了生育能力,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车祸过后,在漫长的养病过程中,弗瑞达的第一张自画像在病床上诞生了,坚强的她并没有因此而倒下。车祸不但送给她轮椅,也送给了她艺术,并与她终生相伴。

作品2:爱情的体验:《弗瑞达和迪亚戈》《断发自画像》

猜一猜:她身边的这个男人和她是什么关系?这个男人是干什么的?

生:她丈夫,他牵着弗瑞达的手,弗瑞达看起来是那么的小鸟依人,脸上洋溢着幸福。

师引导:弗瑞达收获了爱情,她的丈夫是里委拉――墨西哥壁画“三杰”之一。他们的结合有如鸽子与大象的结合。爱情并没有因为她身体的残疾而抛弃她,他们互相吸引,深爱对方。

看一看:在这幅作品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弗瑞达,幸福吗?独立吗?从哪里能表现出来?

生:很幸福,但不独立。她的手被丈夫牵着,象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身体靠向丈夫,小鸟依人,表示依赖。

比一比:在《断发自画像》这幅作品中,你看到的是怎样一个弗瑞达?为什么她要把自己打扮成这个样子?她经历了什么?

生1:弗瑞达把自己画成了男的,剪断的头发洒落满地。肯定是感情出了问题,头发是情感的媒介,因为中国有两句话叫“剪断烦恼丝”“削发为尼”。

生2:西装是男人穿的,应该是表示自己要变得坚强独立,不要依靠丈夫。

欣赏《弗瑞达》电影片段,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作者的内心

独白。

作品3:生命与健康:《受伤的鹿》《毁坏的圆柱》

猜一猜:看了这两件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她遭遇了什么?她是如何来描绘自己的伤痛的?用了什么手法?

生1:应该是身体上的痛苦,画面上断裂的圆柱表示她断裂的脊椎。

师引导:车祸给她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尤其是脊柱,不能长时间地站立,必须由特制的矫形胸衣支撑着,一生动过32次大大小小的手术。加上丈夫对她情感的背叛,她非常痛苦。面对这样的疼痛,她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呢?

作品4:人生的态度:《希望之树,保持坚定》

看一看:这幅画里,她是如何来描绘自己的?她为什么这样画?画面采用了哪些对比的手法?

生:画面中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出现了两个弗瑞达,一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另一个坐在旁边身穿盛装、拿着旗帜。通过旗帜上的文字可以看出这幅画是她用来激励自己的,通过这幅画我们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坚强。

师小结:弗瑞达在车祸后,坚强地站了起来,用艺术重铸了人生。收获了爱情后,她把丈夫视为人生的中心,但甘愿做陪衬的她却被丈夫背叛。遭受打击的她并没有被击倒,却越来越绽放出个人的魅力:弗瑞达被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波术学会和费城艺术馆列为最有声望的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被法国卢浮宫收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卢浮宫收藏作品的女画家。1953年在自己的国家墨西哥举办了个人画展。(视频欣赏:画展盛况片段。)

(二)艺术特征

评一评:回顾我们分析过的这些作品,你能总结出弗瑞达绘画的艺术特征吗?

生:以自己的生活和感情经历为创作基础,局部画法写实,注重细节。运用象征和图解的手法来展现她的现实,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根植于墨西哥传统文化。

(三)人生感悟

写一写:当我们再次面对她的自画像时,你有什么新的感悟?把这种感悟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部分学生感悟:

生1:车祸创伤了她的身体,夺去了她的健康,却没有击垮她的心志。坚强的她虽然经历了苦难,但仍抹不去对生活的乐观。独特风格的作品,展示出她不向苦难屈服的品格。温柔的女性展示出伟大的人格力量,令人尊敬。

生2:与她的苦难相比,我们的这点挫折算什么呢,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三、反思与分析

我认为,美术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很多美术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和调节良好心境的作用。美术作品的直观性和视觉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如《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这课中,弗瑞达充满着各种痛苦的人生遭遇,让学生体会到一个柔弱的女性在面对悲剧和生活中负面因素时所展现的乐观和坚强的生活态度,而她把人生的经历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弗瑞达的故事还被拍成电影搬上荧幕,是个很好的教学资源。她的作品强烈而又直观,她的人生精彩而又震撼,通过学生用心写下的一篇篇感悟,我看到了学生眼中所透露出的那份坚定,我觉得这堂课不仅让学生感悟到了艺术,更直击到了心灵。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永临中学)

上一篇:紧抓本质,由浅入深 下一篇:“数列在存款与贷款中的应用”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