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延续生命

时间:2022-02-27 03:47:05

1911年11月,在战火纷飞、烽烟遍地之际,济南市红十字会成立。在100年的岁月长河里,在战火、灾害和疫情面前,红十字会以无私奉献精神展现出了人道领域的人性之美。没有种族的差别,没有语言的隔阂,在同一面红十字旗帜下,红十字成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人间真情,诠释着“生命救助”这一伟大的事业。

播撒爱的种子

“用自己的一点鲜血就能救活一条鲜活的生命,没有比这更好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济南市首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志文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各种造血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在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四,平均每年有400多万病患者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仅白血病患者,全国每年新增4万人,其发病年龄基本处于35岁以下,且50%以上是儿童,而这些患者大部分都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救治。

近年来,济南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征集和采集工作,成立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山东省分库济南工作站”。在捐献过程中,红十字会给予捐献者最大的心理慰藉,让他们能够无压力地捐献成功。截至目前,济南市红十字会完成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2182份,实现捐献4例。

献身医学事业

“自己一生为人民服务,死后要把遗体捐献给医学为人民作最后的贡献,也算是自己事业的继续。”

――日籍百岁老人山崎宏

遗体捐献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捐献者志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是造福人类,有利后代的善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如今,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红十字会精神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加入到志愿遗体捐献的行列中来。

近年来,济南市红十字会致力于遗体捐献工作的开展与深化,完善了遗体捐献登记和接收制度,加强了与遗体捐献接收单位的联系,对已实现遗体捐献志愿者的资料进行了重新核对与整理,遗体捐献接收工作顺利、及时;通过召集遗体捐献志愿者座谈,对遗体捐献志愿者家属进行走访,为部分遗体捐献志愿者进行健康查体等措施,赢得了志愿捐献者的理解和支持。目前,济南市红十字会已累计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746人,实现捐献73人。

相信科学、热爱生活、富于爱心的人,能够摒弃旧的传统观念,以达观、科学的信念对待疾病与死亡,在离开人世之后,以自己最后有价值的躯体回报给社会,施助他人,为人类文明和医学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重燃新的希望

“儿子并没有离开,儿子的生命,在其他受助者的身上延续着。”

――济南市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者安硼母亲吕女士

器官捐献是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在捐献者去世后以无偿捐献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濒临死亡、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器官捐献作为济南市红十字会捐献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10年10月底启动以来,在社会宣传动员、完善工作流程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2011年4月1日,山东省暨济南市红十字会在长清福寿园举行纪念活动,缅怀遗体捐献志愿者。6月29日,济南市首例、山东省第四例人体器官捐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全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实现零的突破,步入了全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先进行列。

抓住黄金的救命时间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意外常常让我们防不胜防。若能未雨绸缪地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一种珍重。初级救护培训就是针对各种意外及自然灾害发生后4至6分钟开展的基本急救,以提高群众在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中的应急避险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济南市红十字会将开展初级卫生救护培训与安全生产教育、精神文明建设、职业培训工作三结合,统一部署,规范实施,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使参训者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普遍提高。济南市红十字会为了让救护培训走进千家万户,开展了卫生救护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餐饮业、进军营、进警营等活动,作为市应急体系的成员之一参加了山东省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军地联合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截至目前,受益者已达数万人次。

上一篇:医务社工在行动 下一篇:传递中的紫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