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2-26 04:42:14

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 要:笔者从音乐教育的基本涵义与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的影响,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教育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42-01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在我国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与有效途径。音乐教育有专业和普通两种教育之分,它们各自的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以及方法都有所不同。本文所指的音乐教育是指以提高大学生思想、艺术等全面素质为最终目的的,以健康、丰富的感情和古今中外优秀声乐、器乐曲目为内容的普通音乐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需要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入手,加强理论灌输;另一方面需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形式,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而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新形式,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门教育,它对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以及心理健康和审美人格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可以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音乐教育具有激励人和转化性情的功能,音乐教育旨在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它能够在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塑造上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大学生高尚情操。音乐具有陶冶性情,感染他人的强烈功能,继而使人得以感悟。因而音乐教育同样具备这样的陶冶情操、道德感化功能。音乐可以丰富神话人的情感,容易引起共鸣,大学生在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感受,能够深入意识层面继而受到心灵震撼。

(三)音乐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地域差异性、个性独特性、人际关系是造成大多大学生心理产生问题的原因之一。大学生是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群体,以音乐教育为疏导途径是更为之有效的。

(四)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是一种机具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它能带给人激情与幻想,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校应注重拓宽音乐教育的渠道

高校应将大学生音乐教育当成一项素质工程来开展,应当从传统课堂的音乐教育方式,拓展出第二课堂等多种方式,才能更广更宽的使得音乐教育深入到每位大学生。

(一)高校需营造音乐学习氛围,建造大学生音乐教育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主体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实践表明,音乐教育环境的好坏,对音乐教育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音乐教育环境进而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增强音乐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校园生活是大学生修身养性的重要基地,这个大环境里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式各样的艺术教育和文体活动,所以说大学是大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可以以流派特点、风格特点作为特色区分,以吸引和引导不同喜欢的大学生形成一个群体,为他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在这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下,聚集同样喜好的大学生,形成多样的音乐圈子。

(二)以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兴趣与参与热情

有效开展音乐教育,不能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必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样的音乐教育方式才能产生积极效应。因此,高校应以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的热情。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笔者曾做过调查,被调查的大学生中100%的人每天都与音乐有接触,这说明音乐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普及音乐教育的直接方式,更是大学生们学习音乐、接受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

(三)贴近社会潮流,运用现代科技开展音乐教育

网络听歌,下载歌曲是现如今大学生最为普遍常用的方式,网络是现代科技发达的体现,音乐教育也应当紧随时代脚步,运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方式进行教育。高校应当建立一个自主网络音乐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时常将好的音乐作品通过平台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和辨别高雅音乐、通俗音乐。这样的方式不仅客观迅速的反映出大学生的追求与喜好,更能通过这样的平台,使得老师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音乐教育,也为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上一篇:强化“学生做” 淡化“教师讲” 下一篇:浅论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