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肢体语言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时间:2022-02-25 05:19:00

浅谈肢体语言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摘 要:心理学家在人们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得出一个这样的公式:情感表达=7%的语言(仅仅词)+38%的声音(包括各种音调、音量、乐音、噪音)+55%的无声语言(肢体、眼神、表情)。面对面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信号是无声的交流。教师被称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在其教学过程中无声语言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肢体语言作为无声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它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肢体语言;音乐教学;人文关怀

肢体语言的定义,就是通过眼神、体态、面部表情、手势等来表达人的态度和感情的无声语言。肢体语言起到了加强交流的效果,并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借助身体形态表达意思是一种交流方式。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观察到教师的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出现的频率较高。音乐伴奏游戏、节奏游戏、唱歌、音乐欣赏、唱游活动等,没有一个是没有体态语言的辅助。因为它易为幼儿接受、形象生动、变化丰富,而且又不需要什么辅助材料,当然深受老师的喜爱。

那么,它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就此问题我来谈几点看法:

1.激发幼儿感受音乐并愿意表现音乐

这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兴趣是幼儿音乐活动的动力,只有幼儿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而兴趣则是在音乐实践中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幼儿进行新歌教学时,以往内容非常单纯的只用“说”或“唱”的形式进行,幼儿短时间难以理解。但是我们如果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幼儿一定会很快熟悉。如“眉开眼笑”,请幼儿将笑容挂在脸上,积极主动的让幼儿模仿;“东瞧西望”,作出左看右看的动作;“叮叮门铃响”,做出按门铃的姿势;“握握手”,好朋友相互做相握的姿势等等。

2.形式多样,有利于幼儿接受

人的四肢、身体、头、都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再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内容表现的就更加广泛了。音乐游戏中的各种角色,都离不开人的各种各样的肢体动作,就连小动物、植物的出现,都包含着人类的语言和思想。因此,我们就要利用各种各样的肢体动作变化来表现这些内容。幼儿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从心理发展角度的看,他们的认识活动主要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则主要依赖于感知,而肢体语言就具备了这些特点。肢体语言可以让幼儿边学习、边动作,也可以解除幼儿呆坐听讲的烦恼,同时还可以使幼儿的注意力能够更加的持久。

3.能够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记忆

幼儿要学会一定数量的歌曲,欣赏一定数量的歌曲与器乐曲等,这是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所规定的。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经常会运用一些教具。但有时教具的运用不当,不仅起不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还会过多的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肢体语言则不同,幼儿要学习和理解的内容,肢体语言则能将内容完全的表现出来,幼儿可以边学习边模仿它的各种变化。这样就能够加快学习的进度,幼儿很快便能够掌握所学的内容。如,教小班幼儿学唱新歌《我们大家做得好》。老师首先采用贴绒教具教学,由于孩子年龄小,教具又无法表现出教材内容的各种动作,两节课的时间,幼儿只记住了第一小节,效果甚微。后来,老师改用肢体语言教学地方法,要求幼儿与教师一起做出各种可以表现教材内容的相关动作,并一起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在复述歌词的时候,幼儿总是搞不清各种动物的出场顺序。于是,老师就让幼儿熟记各种动物的体态动作:双手握拳,伸直中指和食指顶在头上表示“小白兔”;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其它几根手指弯曲成握拳状放在嘴前表示“小鸡”;双手手指伸直,曲肘放嘴前,手心向内,然后向两侧平拉开表示“小猫”;“看见”,就用一个食指指着眼睛;“前面”,就用食指指着前方;“说”,就让幼儿指着自己的嘴。用这几个动作再加上面部表情,按照故事情节将歌词教给幼儿,很快的幼儿就能分清几种动物先后出场顺序,,什么动物说了什么话,同时也掌握了这首歌的全部歌词。教唱新歌以及节奏表演等只要老师合理的编排好体态动作,幼儿就能够学得既快又很准确。

肢体语言在音乐教学中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的利用肢体语言来上好音乐活动课呢?

1.根据内容,精心设计

不同的肢体语言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老师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精心设计所编排的动作,作好一切准备工作。如:中班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快乐小猪》,歌词内容为:小事从不在乎,大事从不糊涂,我是一只聪明的快乐的小猪,常常感恩知足,工作不要太苦,健健康康才是我最爱的礼物,朋友好好相处,不要计较付出,我是一只善良的可爱的小猪,天天大声唱歌,偶尔打打呼噜,嘻嘻哈哈从不会轻易地发怒,扭扭屁股快乐小猪,每分每秒都过得舒舒服服,伸伸懒腰快乐小猪,我要你也象我一样幸福。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能够协调的跟着节奏做动作。首先准备工作先让参加音乐游戏的幼儿站好4排,然后跟着老师做有关快乐小猪的各个动作:①双手握拳,胸前平屈转圈。②斜下举左手和右手,胸前十字交叉。③斜下举左手和右手,胸前十字交叉。④双手叉腰,脚跟点地,并脚跳俩个,同时击掌。⑤双手叉腰,脚跟点地,并脚跳俩个,同时击掌。⑥双手叉腰,击掌两次。⑦握拳轮转,击掌两次。⑧抡立圆成托盘,击掌俩次。⑨双手开掌成喵状,击掌两次。⑩双手立屈,由下向上,击掌两次。11两手侧向上托起,击掌两次。12两手打响指。最后,单手依次向前伸翻腕抖动。如此反复进行。

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动作

肢体语言的重要在于它的准确表达含意。如果幼儿教师在设计动作时,体不表意,就很容易让幼儿误解。教师所设计的动作也不能太难,要根据幼儿可接受的程度“量体裁衣”。如,中班音乐伴奏下的活动《蹦踏踏蹦踏》。老师所用的音乐阿爸阿妈,要求中班幼儿的能够在音乐伴奏下,按照音乐的节奏协调地做动作。把感受音乐节奏和肢体动作表演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用音乐旋律促进动作发展,用动作促进音乐领会力的发展目的。老师请另一位老师当自己好朋友,在音乐的伴奏下,拍手、跺脚、拍腿、互相拍手、做鬼脸的过程完成了音乐活动。

利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既省时又省力。身体体每个人都有,老师做好表情和动作,幼儿就能易记又易学,教学效果也能达到理想,这种既有利于老师,又有利于幼儿的“活”教具,我们要好好的利用哦。

上一篇:当今教师价值思维类型其及表现 下一篇:“绿色批评”是一剂“奇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