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中摄影艺术的开展路径分析

时间:2022-02-25 12:19:39

群众文化中摄影艺术的开展路径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开始追求经济精神生活的享受,因此促进了摄影艺术的发展,使得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摄影艺术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拓宽了人们认知世界、感悟世界的途径。摄影艺术作为一种是视觉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人们现在使用的数码相机、手机等都能够拍照,人们几乎每天都在制造、使用以及传递图像。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文就地群众文化中摄影艺术的开展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化;摄影艺术;开展路径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往往是伴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传播手段之一就是摄影艺术,其具有一定的记录、传播、认知、审美以及推动功能,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的开展。一般而言,要想促进摄影艺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要以群众的生活习惯为依据,大力推广摄影艺术,从而促进群众文化的顺利进行。

一、群众文化中摄影艺术的重要性分析

在群众文化生活中,摄影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相机的购买已经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并且科技的进步使得数码相机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码相机的操作较为简单,便于广大群众接受。一般而言,摄影艺术对群众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录功能的作用

群众文化具有大众性以及开放性,开始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而摄影艺术的创造主体也具有开放性,摄影艺术爱好者只要有摄影设备,就能够记录和宣传身边的群众文化现象,并利用摄影艺术形式,表达和反映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二)传播功能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我国群众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在群众文化中推广摄影艺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摄影艺术能够真实记录群众文化中的发展变迁,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播交流,使人们对群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以便群众文化价值和功能的全面传播。电子邮件、QQ、微信等网络手段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摄影照片的传播速度,加强了摄影艺术的传播功能。

(三)认知功能的作用

摄影能够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并且能够利用摄影作品,真实反映出群众的社会生活,如群众的时代特点、思想感情,同时开阔人的眼界,具有一定的认知功能。此外,利用摄影作品的展示,能够使人们对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以及不同区域的生活习俗加以有效了解,从而满足群众的认知需求。

(四)审美功能的作用

一般摄影作品的质量较高,能够带给人美的享受,确保群众文化更具欣赏点以及观赏点,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如利用摄影作品记录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并由群众进行评论,同时也能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进行记载。摄影作品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丰富群众文化的艺术效果。

(五)推动功能的作用

摄影艺术的发展使得摄影作品在群众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其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推动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在进行群众文化宣传时,往往会使用摄影作品,摄影作品能够将新的社会文化以及风气宣传给群众,其成为展现群众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群众文化中摄影艺术的开展路径分析

一般而言,群众文化中摄影艺术的开展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遵循摄影艺术的规律;二是贴近生活,科学选材;三是对丰富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合理运用。

(一)遵循摄影艺术的规律

在群众文化中开展摄影艺术是,必须要遵循摄影艺术的规律。摄影艺术爱好者只有遵循摄影艺术的规律,对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一般摄影艺术的发展规律包括三个方面:

1.科学合理安排摄影作品中的事物

摄影的基本要求就是对摄影构图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即科学安排拍摄的事物,合理运用摄影表现形式,充分体现出摄影的主题以及内涵。一般而言,能否科学构图对摄影创设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有许多客观因素影响摄影构图,因此在对摄影进行构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原理,从而有效改善这些客观因素。如在构图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影像、自然光线等美学原理,从而合理协调空间的均衡以及事物的密梳,打破客观因素的限制,对摄影进行科学合理构图,实现摄影的目标。摄影艺术爱好者必须要对摄影的构图规律进行科学掌握和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科学构图,提高摄影效果。

2.合理确立拍摄角度

一般在进行拍摄时,必须要准确把握拍摄的角度,确保其科学合理。拍摄角度分为正面拍摄、俯摄以及仰摄等,由于选择景物的主次和远近等的不同,因此拍摄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必须要对拍摄角度加以恰当运用。摄影人员在恰当运用拍摄角度的基础之上,还必须要进行长期实践,从而达到科学合理的确立拍摄角度,实现拍摄效果的最佳化。

3.科学的艺术化处理

一般在对摄影作品进行艺术化处理的过程中,拍摄者必须要对赋予摄影作品以情感,能够对其进行情感的艺术转化,从而增强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艺术表现的境界。当然这个转化过程需要借助摄影手段,如利用电脑等辅助工具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从而实现摄影者想要表现的艺术效果。

4.准确设立摄影作品的标题

摄影作品的关键就是标题,在设立摄影作品的标题时,必须要确保其准确,这样才能提升摄影作品艺术的感染力,丰富其内涵,保证其层次的深度,便于摄影者情感的流露,有效补充摄影作品主要表现的思想。一般而言,摄影标题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能够使观赏者对摄影作品中的闪光点进行快速准确了解,从而有效捕捉到摄影者的情感,对摄影作品中深藏的内涵进行品味。摄影艺术爱好者在实际摄影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准确地设立摄影作品的标题,从而与欣赏者实现共鸣。

(二)贴近生活,科学选材

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凸显出了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一般而言,摄影不是对事物进行直板呈现,而是利用摄影技巧,有效表现出时代的思想感情以及文化内涵。摄影艺术作品要想保证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摄影文化,丰富个人情感。摄影艺术爱好者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并能够对相关的摄影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从而能够利用摄影艺术对群众的情感加以表达,提高自身的摄影文化素养自己创造力。一般而言,在开展摄影艺术时,必须要贴近并深入群众文化生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摄影艺术爱好者对事物的感悟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从而不断创新摄影技巧,发展摄影技术,丰富摄影经验。摄影艺术爱好者只有不断贴近和对生活深入生活,才能激发摄影艺术创造的兴趣,丰富其内涵,确定摄影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组织摄影艺术爱好者到自然景观以及名名胜景区进行摄影活动,这样摄影作品能够与生活更为贴近,更具生活化气息。只有对生活进行体验,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感悟和认知,才能确保摄影的文化更具层次,摄影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内涵。此外,摄影艺术爱好者还有对摄影题材进行科学合理选择,还有科学选择摄影题材,才能对摄影内容进行科学寻找,从而使摄影作品的主旨更为明确,摄影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合理运用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并且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的应用,使得摄影更为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图片的传递。网络的发展为摄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摄影艺术爱好者能够利用网络平台,对摄影心得和体会进行沟通交流,这样能够促进摄影技巧的提高,丰富情感表达形式,促进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发展。此外,摄影艺术爱好者要能够对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加以充分运用,遵循摄影规律,积累摄影经验,从而掌握摄影技巧,提高自身的摄影水平。

摄影艺术能够丰富和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摄影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情趣,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摄影艺术进行大力推广时,相关的文化管理部门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不断探讨和创新摄影艺术的开展形式,从而能够在群众文化中全面推广摄影艺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因此必须要从群众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推广群众文化。一般而言,摄影艺术与群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摄影艺术对于群众文化的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摄影艺术广泛应用在群众文化生活中,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由于摄影艺术具有记录、认知、传播、审美以及推动功能,因此在推广摄影艺术时,必须要遵循摄影艺术的规律;贴近生活,科学选材;对丰富的摄影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有效发挥出其功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基.群众文化中推广摄影艺术的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4,12:164.

[2]李卫芳.浅谈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性[J].群文天地,2012,18:31.

[3]杨震.试析如何在群众文化中进行摄影艺术的普及与推广[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0:306.

[4]李宝林.怎样增强摄影艺术在社区文化中的创新效果[J].大众文艺,2014,10:32.

[5]申鹏.摄影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开展策略[J].大众文艺,2014,11:10.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对策探析 下一篇: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