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2-25 01:29:15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绿色建筑技术在圆融星座中的应用,有助于设计人员灵活有效的提出优化的建筑的节地、节能、节水及节材的方案,客观全面地把握和认识建筑能耗形势及绿色建筑技术工作的开展方向,并能达到较满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圆融星座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069-02

0引言

随着绿色建材和产品的生产认证,高性能绿色建筑技术的开发研究、权威的绿色建筑标准、法规、规范的建立,以及评估体系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得绿色建筑投资费用降低,使用效率提高而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增加,尤其是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帮助了绿色建筑更加广泛的发展。绿色建筑是世界建筑业由黑色产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的重要途径,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业中的具体体现,是世界建筑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同时又能为居住者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包括节能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2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尽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从内容到方法还缺少一致的认识,在实施上的差距就更大。

我国将通过5到10年的时间,全面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争取到2014年全国新建建筑全部达到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争取三分之一以上既有建筑基本实现节能改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实现节能50%。到2020年绝大部分既有建筑实现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部实现建筑节能65%的总目标,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20%,我国建筑的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3绿色建筑技术及应用实例

3.1 绿色建筑技术的涵义所谓绿色建筑技术是指应用这一技术建造的建筑,拥有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共生,在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中,对自然环境可以起到某种程度的保护作用,协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绿色建筑技术属技术学研究范畴,它不是独立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绿色”的眼光对传统建筑技术的重新审视,是传统建筑技术和新的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组合,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建筑技术。使用这些绿色技术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宜人的室内环境而增加生产力,使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使人们重新回归自然,重新亲和自然。

3.2 绿色建筑技术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3.2.1 项目介绍圆融星座项目由苏州圆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与钟园路交汇处,所属的地块位于苏州市正在兴起的环金鸡湖CBD核心位置,定位为CBD国际级生态坡地都市综合体,项目占地约3.03万平方米,建筑地下4层,地上裙房4层,公寓28层,办公楼34层,总高度147.25米,总建筑面积29.6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4亿元。集商业零售、商务写字楼、奢华湖景精装公寓于一体。圆融星座将参照国际生态景观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倡导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先进绿色理念。将绿色理念融入开发全过程,并在园区同类工程中创新性的将绿色施工目标、绿色施工导则作为招标条件纳入招标文件及合同中,在确保绿色生态目标落实到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同时,兼顾技术的实用性与稳定性。

3.2.2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结合本项目特点,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为原则选用绿色建筑技术,以绿色建筑二星级为建设目标,在节能、节水、节材、室内外环境控制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按照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实施,确保绿色建筑建设目标的实现。

①节地与室外环境。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评价项中,本项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绿色建筑技术:地下空间利用;场地通风、噪声、日照环境的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场地生态景观的重建以及室外透水地面设计。在施工过程针对可能造成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制定绿色施工组织方案保护周围场地环境;避免幕墙光污染,玻璃可见光反射率小于0.3,以避免照明光污染;室外景观照明方案确保无直射光射入空中,限制溢出建筑物范围以外的光线;在主要道路沿线结合景观设置复层绿化带,降低交通噪声对场地环境的影响;本项目人行道路和车行道路均可采用透水砖铺装,地面停车场可采用植草砖等,以降低热岛效应、增加地下水涵养、减少地表径流,透水地面的设计面积大于室外地面面积的40%。

②节能与能源利用。在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项中,本项目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实施绿色建筑技术:控制窗墙比和建筑朝向;外墙和屋面采用保温措施,外窗采用高性能节能玻璃及外遮阳构件,采用节能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等措施实现建筑节能60%的目标;选用高能效比空调机组;集中排风系统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照明采用节能灯具和控制方式;利用市政热网蒸汽凝结水余热提供建筑所需生活热水以及其他节能设备(如水泵、电梯等)。通过自然通风模拟优化建筑幕墙开启位置,优化室内自然通风状况,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冬季迎风面风压较大,加强外窗气密性,以降低冬季冷风渗透引起的采暖能耗;采取新风热回收措施、变频调节措施、可调新风比措施降低空调能耗,节约系统能耗;利用蒸汽凝结水余热提供生活热水热源,综合考虑建筑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等机电设备系统的节能贡献,通过遮阳优化设计、建筑护优化、设备系统优化,使得建筑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针对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项,本项目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绿色建筑技术:天然雨水和蒸汽凝结水收集用于室外场地景观补水和绿化浇洒;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节水器具的利用及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在设计中专项设计节水系统管道;充分利用节水管材、管件及计量水表;采用水质监控设备和水净化设备或雨水净化系统设计;绿化灌溉中采用喷灌、微灌设备;利用项目自身收集雨水和蒸汽凝结水,将其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浇洒。

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项中,本项目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实施绿色建筑技术:本地材料利用(省钱);高性能建筑材料利用(保质);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环保);室内采用灵活隔断(适用);并且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以绿色思维进行建筑立面设计,以适用为设计原则,避免采用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小于工程总造价的2%);在设计中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以节省空间、层高及材料用量;按绿色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分类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使得大部分建材可以得到循环利用;结构体系选择:商业综合体和商务办公楼适宜通过复合空间设计,采用灵活割断,实现室内空间的可变性特点,办公主塔楼最大高度,采用了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另两塔楼为28层公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业裙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商业裙楼之间采用钢结构连廊连接。

上一篇:基于CPIII的无砟轨道检测管理与对策 下一篇:建筑物外墙渗水原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