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时间:2022-10-13 08:47:33

关于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本文根据长期的一线工作情况,浅谈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长效管理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054-02

0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从无到有,是我国建国后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缺失和不配套,仍然是当前农村水利中最薄弱的环节,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18.27亿亩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仅为8.77亿亩,剩下的“望天田”占农村耕地一半以上。造成“望天收”的原因除了灌区建设、水库和干渠建设不足外,最主要的原因的问题就是小农水工程缺失或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由于产权不清晰,小农水工程有人建,有人用,但没有人管,“各人只顾自家田,不管他人灌不灌”,末级渠系损坏严重,水利系统的末端毛细血管难以全部打通,以致某些地区出现上游或水库有水,但却到不了田里的局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既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水利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水利保丰收的基础仍然薄弱,有必要积极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是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这与我国的提高农业收入的基础施舍条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分不开的。根据对绥阳县洋川镇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目前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现有的工程许多年久失修,不能正常工作,不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一些能够正常运转的,由于当初受设计水平的影响以及缺乏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思维,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农民的致富发展道路。

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分布不均。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过渡利用和对土地的不合理规划及不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者对水利对农业发展支撑程度重要性的认识不同,导致当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失和与当地农业需求极不配套,有的地方望洋兴叹,有的地方弃之不用,据资料统计我国农村耕地一半以上“望天收”。

1.3 使用维护管理混乱,只知道用水,不知道维护,有的工程多家所管,而又全不管,用水的时候大家蜂拥而上,但是出现问题的时候,却又无人愿管。有的就根本没有归属,任其一直处于危病工程。导致汛期的时候不但不能拦水,蓄水,反成了洪情的重点监控对象,因为不能有效蓄水在旱情的时候又成了坝底或是库底工程。

1.4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资金,国家政策性投入不合理。水利建设是公益性很强的工程。资金链的来源及国家政策的导向是影响地方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一个潜在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多倾向于发达的,粮食主产,土地广阔的地区,而对一些山区、人口密度偏低的土地资源丰富地区却不热衷,而这些地方又恰恰最需要。现有的把部分为村办集资或是个人出资兴建,国家财政出自的很少,尤其是地井。

1.5 申报立项程序的指导性意见不严谨、资金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各级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选择项目时,不能遵循原则进行,以感情或是小观点为出发点,使得项目审批得不到公正立项,不仅影响了地方农业的发展,也破坏了国家整体农业发展规划。有的地方,国家给予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有很多漏洞,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资金呗任意挥霍或是挪用,拖资欠款导致工程质量下降,或是还没建成就形成多种矛盾对立的局面。

1.6 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不够严格,水利工程都是基础性工程,一旦建成将担负永久使命,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价格的质量检测和验收,但是许多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并不重视,或是走表面行为,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防绿灯。许多原材料的供应在质量上也因此参差不齐。

2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的具体措施

2.1 全面加强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加强在建或是今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建好的水利设施难免过几年就失修失效。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排灌的经济效益,光“有”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长期有”。这就必须建设工程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建立农民自我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要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成后要想长期运行,必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发挥农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建设农水工程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实行“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因地制宜制定管护措施,全面推行用水户协会,确保工程长效运行。农民用水户协会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式,顺应了农村用水改革的趋势。在小农水工程产权日益清晰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农田水利管理长效机制。按照“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配水到户、核算到亩、按方收费”等原则和要求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推行自主管理、市场运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2.3 精心选择项目,严格申报立项程序各级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选择项目时,要服从规划,坚持公平合理,有示范推广的作用;要突出“民办”特点,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以奖代补激励”的机制,大干大支持,谁干支持谁;项目必须有效益,同时有利于促进水管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申报要严格按照《办法》要求的程序,逐级认真上报申请文件和相关材料,不得越级申报,并对本级上报报告和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2.4 明确部门职责,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和建设管理水利部门作为项目组织协调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技术指导和建设管理,加强质量检查监督。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财政部门要严格资金管理,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各项目的补助比例原则上控制在项目总投资的40%以内。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原则上要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直接补助给农户、用水者协会、农民合作组织和村组集体,具体形式由各地视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各级财政部门和水利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宣传报道,充分调动受益群众参与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坚持项目公示制,要将资金使用情况向受益群众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共同推进项目的须利实施。

2.5 统筹整合,多方共建要始终把工程质量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和资金监督。为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必须科学整合涉水资金,进行多措并举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农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坚持“一盘棋统筹、一条龙治水、分部门实施”,开辟“政府主导、部门合力、多方共建”的大水利建设路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对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统一管理,严格监控,实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根据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同时审计、监察部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杜绝滞留、挪用现象,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

2.6 按期完工验收,规范整理档案资料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必须进行严格的原材料、施工质量监管,对每一个立项的验收,各地水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在县级自验的基础上共同组织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同时,将验收情况上报省省级水利部门审核。上报材料要包括:工程位置示意图、工程平面布置图、工程监理报告、工程决算报告、工程审计报告、工程验收总结、工程验收统计表,资金使用分配情况等等。

2.7 加大先进技术推广、优秀人才储备及培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处于农村,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在难以获得人才的地方,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3总结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使我国许多农田得到水利设施的滋润,但水利保丰收的基础依然薄弱。虽然全国各省份纷纷探索农村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投入,但是问题依然很严重,要确保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服务于民,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事要积极探索建后的合理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王仲江,蒲宏江,陈秀霞.关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J]. 陕西水利,2011,(01).

[2]赵军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初探[J].陕西水利, 2010,(06).

[3]严晓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7).

上一篇:对管道穿楼板套管设置规定的探讨 下一篇:基于CPIII的无砟轨道检测管理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