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体育教师如何应对体育新课程改革

时间:2022-02-24 08:21:06

老体育教师如何应对体育新课程改革

摘要:新课程改革从改变体育教师传统观念,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两个方面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深化这一教育改革,体育教师必须本着“健康第一”的新体育课标指导思想,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改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为了适应体育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出适应个体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千变万化的体育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体育课程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塑造者。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其基本理念与策略主要存在五个转变:

1.改变传统体育教育偏重于竞技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实行差异化、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教学内容繁重守旧等情况,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整合当前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开展兴趣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充分认识到体育可以放松身心,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

3.改变传统体育过于强调被动学习、机械训练等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的评价过程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发挥课程评价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方面的作用。

5.改变传统体育课程管理集权的弊端,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体育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教育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课程目标的决策者。新课标只是从宏观上规范了全国各地、各校的体育教学,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课时比例、评价内容和方法均没有明确规定。

2.教师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新课程下,教材不再只是教师主要传授的内容,而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不但要成为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传授者,还要主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适应能力。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健康是新课程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但因为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是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从而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自主地进行锻炼。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所授内容不再是课本内容,媒体也不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刨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识工具。

4.教师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传统学校体育教学过多地选择竞技性的运动项目,采用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既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也不利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新体育课程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它不再像传统体育课程那样是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或唯一课程内容资源,新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更多地需要学校和体育教师进行开发。

5.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研究者。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尽可能地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素质教育,预示着体育课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和机械训练,转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探索实践,逐步实现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发挥创造的表现机会。

面对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师不但要深化体育改革,关注个体差异,注重素质教育。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渗透。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浅谈电力企业薪酬改革 下一篇:用生活之水浇灌道德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