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线路优化与旅游经济发展

时间:2022-02-24 03:10:18

区域旅游线路优化与旅游经济发展

[摘要] 本文结合区域旅游合作的新形势,根据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对区域内旅游线路优化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强的方法,并采用分区配置和衔接法规划整个区域最优路线,使其更好的适应消费者要求,从而辐射和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旅游线路旅游经济设计原则边权值

旅游线路是游客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旅游业的主要产品,它包括景点、交通、住宿、辅助设施等,不同的线路选择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度,一个良好的旅游线路,不仅有助于提高游客疏导效率,更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是旅游业存活发展的基础,而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和带动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发展,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合作开发区域旅游线路的新形势

目前,全国各省市的“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大多已完成,从规划安排来看,加快开发旅游产品、整合供给、注重营销已成为规划的重心。加强地区合作,发展区域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区域旅游线路是指对旅游资源密集的省际范围或毗邻几市配置合理的旅游线路,最大限度的以点带面,有效的发挥景点的辐射功能,对周边省区经济起到了促进和带动作用,且毗邻地区季节相近,一经设计推出的旅游线路变更受季节影响不大。

二、设计旅游线路的前提条件

新形势下日益增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促使区域内省市各方都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之相应的政策扶持,签署旅游合作协议,积极建成较发达的交通、通讯、营销等配套体系,投资修复和建设重点景区,筛选旅游精品,培训合格的旅游宣传、管理、服务人才,达到“三有”条件:即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持续高质的旅游服务,为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做准备,为旅游合作生存和不断发展提供基础。

三、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1.研究消费者心理,满足市场需求。旅行社推出的线路方案将面对消费者的选择,它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要求旅游线路具备省时、路径短、景点内容充实,线路消费比高等特点;而消费者旅游动机则分为满足好奇、长见识、娱乐、购物、疗养、商务、休闲等,区域旅游项目因幅员辽阔、旅游资源类型众多、备选方案灵活多样,更易迎合消费者的各种旅游需求,综上因素设计线路时,需考虑空间跨度和交通工具的选择,力求以合理的消费和旅游时间使消费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2.整合资源,主题特色突出。每一个旅游线路方案应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在旅游资源风格上应具有较大反差和互补,唯此才对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例如观光型旅游线路常以自然风光、民族风情、饮食文化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目前多数游客消费的基本层次。

3.项目安排的顺序与节奏感。市场调研表明,消费者对服务价值的评价取决于期望与感觉差异、个人需要、服务预期,而消费者对旅行质量的感知包括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两个方面,在设计旅游线路时, 项目安排的顺序与节奏感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与精力,区域内景点布局避免太密集或太稀疏,应有张有弛,而非走马观花,疲于奔命。

四、区域旅游项目选择及最优线路配置思路

旅游线路是构成旅游产品的主体,是景点,住宿,交通和娱乐活动等多要素综合性的产品,策划旅游线路就是在线路上合理布局景点,寻求其间最优的游览顺序.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由毗邻省市选择精品景点,由线路设计部门完成如下工作:

1.根据游客的旅行动机和期望,对景区、景点按主题进行大体分类,综合交通、专用设施等信息,必要时可增减景点,以选定景点作为节点,以选定路线为边制定最优路线。

2.利用多目标综合评判法来确定各边的边权值

,其中表示两节点间距离表示各节点的重要度,表示对该景点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评分,表示该景点的观景指数或景区级别,表示该景点在此路线中的相对重要度,上述参数的取值需建立在大量资料分析及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必要时借助统计学知识。

3.最优旅游线路的配置。区域旅游线路必须统筹规划,考虑到毗邻区域内景点密集,在寻求大区域最佳路线之前,以省市为小区域,借助软件将小区域内景点的最佳路径讨论出,并以本区域的起点和终点与其他区域的起点终点进行衔接,此法提高了最短路算法在大区域范围内的可操作性。利用景点首尾衔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点带面,区域衔接处的起点终点也可作为各区域旅游服务人员的接力点。

好的旅游线路是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区域最优旅游线路的配置思路在边权值的确定上提出新的量化标准,对线路配置提供了一个操作性强的方法;一条贯通良好的区域旅游线路,具备省时、经济、高效的特点,能够更好的适应消费者需求,从而辐射和带动旅游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淮南孙法合:图论法确定区域公路网主骨架浅谈,山东交通科技,2000年3期

[2]唐亦功:西安及毗邻地区旅游线路的配置及规划,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4月

[3]王德传:贵州旅游精品路线设计与旅游者旅游动机初探, 贵州民族学院社会学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资产评估业的现状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