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些培养学生数学创造力的方法

时间:2022-02-24 11:58:12

浅谈一些培养学生数学创造力的方法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进入到21世纪以后,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小学生进入小学时,对新鲜的事物总想追根究底,总喜欢问个为什么,然而,一旦读了几年书,有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问问题的乐趣,一个对未知事物没有探索兴趣的孩子如何能成长为一个具有创新素质的人,如何具备创新能力呢?这就需要课堂教学中注重鼓励这种质疑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人具有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知识、能力、人格的有机融合和促进,是外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多种智力因素契合、碰撞后灵感火花的闪现,有时显得那么"随意"自然。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等待着唤醒和激发。这是一门艺术,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它需要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好的氛围。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是:高智有高创,高智也有低创。低智有低创,低智也有高创,即人人具有创造力,关键取决于后天教育和个人的努力。例如:曾经被人认为反应迟钝的爱因斯坦,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课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能够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在课堂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他们之间应该互相沟通,一起去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教师应注重学生发现——提出——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适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二、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造的基础,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①丰富学生的知识。掌握与问题相关的知识越少,产生新设想的机会就越小,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丰富自己的知识。②有选择地学习,丰富的知识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因此应在思考和基础上吸取前人的知识,否则就会妨碍自己创造力的延伸。③知识间建立有机和联系。数学中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为以后学的知识做铺垫,它们之间都存在着盘根错节的联系。

(二)以"数学"自身特点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而又高于逻辑思维能力,它是数学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重要能力。它主要体现在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上。

发散思维能力又称求异思维能力,是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单一的正确答案的思维能力,包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从中择优等。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变式"方法、逆向思维、打破定势、克服负迁移等都是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思维发散后评价择优又体现的是聚合式思维,创造思维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

(三)鼓励与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与探索,发展创新精神

1、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1)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前景激励,青少年学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道路。(3)参与激励,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技能产生了无形的推动力。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中做真正的主人。

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力、多向思考、质疑精神及猜想。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应进一步围绕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特征,认真进行思维训练,大力提高学生创造力。

(四)让学生有一个创造的环境与氛围

学校教育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造氛围。要让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自由、安全、愉悦的氛围中表现出来:

1信任:教师要创设一种信任的氛围,使每个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关怀,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选择地、较自由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由不敢动手到敢于动手,再由敢于动手到有创新;

2尊重:尊重意味着把人看作是独特价值、有能力、有自我指导能力的行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授之以法,教与学相结合,在广泛的教学合作中,优化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创新时间,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下一篇:浅议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