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分析

时间:2022-02-24 08:47:43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分析

摘要: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方法的含义,确定损益的程序不同,并且各有利弊。本文将着重剖析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异。

关键字: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利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61-02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含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和固定)。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1.成本划分及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包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非生产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其中变动成本下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非生产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作为期间成本。

完全成本法: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及管理费用,作为期间成本。

2.存货成本的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不同,从而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的成本构成内容也会不同。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动部分,期末存货计价只含变动制造成本,而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了期间成本。而采用完全成本法时,其成本中不仅包含变动成本还包括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而且期末存货也要分摊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由此会导致期末存货成本增加。所以,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

利润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利润=收入-期间费用-销售成本-本期固定生产成本

完全成本法:利润=收入-期间费用-{期初存货成本(固定+变动)+本期生产成本(固定+变动)-期末存货成本(固定+变动)}

计算: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销售单价*本期销售数量

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数量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数量

期间成本合计=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非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一期间成本合计

完全成本法:

营业收入=销售单价*本期销售数量

期初存货成本=期初存货量×期初存货单位生产成本(固定+变动)

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量×本期生产单位生产成本(固定+变动)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期末存货量×期末存货单位生产成本(固定+变动)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

营业成本=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一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毛利=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数量

期间成本合计=固定非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营业毛利-期间成本合计

分析两种方法下营业利润之间的关系

在完全成本法下,只要增加产量,则利润增加。如从第三期到第四期,第五到第六,随着本期生产量的增多,营业利润上升。在变动成本法,销售量越高,则营业利润越高。在生产大于销售的情况下,在完全成本法下,有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分摊到期末存货商品中,所以当年的营业利润高,在变动成本法下,只看销量,所以变动成本法下利润低。如第二期,本期生产量4000大于销售量3000,期末存货1000件分摊了2500万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而变动成本法下,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成本,所以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要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但是,在存在期初存货时,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分摊了上期的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会使得本期营业成本上升,所以在第三期,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但是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1000件商品分摊上期2500万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且在产销平衡时,营业成本中不仅包含本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还包含期初存货分摊上期的2500万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但不包含期末存货分摊的2500万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在计算营业利润时,两种方法相同。

结论

情形一:条件:期初存货=期末存货=0本期生产=本期销售。结论: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利润差为零,如第一期。

情形二:期初存货=0 本期生产=本期销售+期末存货。结论: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情形三:期末存货不为零期初存货+本期生产=期末存货+本期销售。结论: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不一定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利润差额:期末存货数量*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一期初存货数量。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如第四期一第六期。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利弊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变动成本法更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公认原则。有助于企业管理者重视市场,以销量定产量,通过加大销售力度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盲目生产。

缺点:

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且大多成本项目都是以混合成本的形成存在。所以,变动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不够精确。

完全成本法的优点

完全成本法能激发企业生产产品的积极性。产量越多,营业利润越多。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多,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越低,从而导致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

缺点:

在完全成本法下,会出现销售量下降,但产量大幅度上升导致利润增多,原因是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被期末存货所分担,使得已销售产品总成本减少,从而会虚增利润,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大幅度增产会造成产品积压,导致资金长期占用和存储成本的上升,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分析 张珊珊

摘要: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方法的含义,确定损益的程序不同,并且各有利弊。本文将着重剖析两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异。

关键字: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利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61-02

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含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和固定)。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1.成本划分及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包括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非生产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其中变动成本下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和固定非生产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作为期间成本。

完全成本法: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及管理费用,作为期间成本。

2.存货成本的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不同,从而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的成本构成内容也会不同。采用变动成本法,无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只包括制造成本中的变动部分,期末存货计价只含变动制造成本,而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了期间成本。而采用完全成本法时,其成本中不仅包含变动成本还包括了一定份额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而且期末存货也要分摊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由此会导致期末存货成本增加。所以,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计价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

利润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利润=收入-期间费用-销售成本-本期固定生产成本

完全成本法:利润=收入-期间费用-{期初存货成本(固定+变动)+本期生产成本(固定+变动)-期末存货成本(固定+变动)}

计算: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销售单价*本期销售数量

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数量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数量

期间成本合计=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非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一期间成本合计

完全成本法:

营业收入=销售单价*本期销售数量

期初存货成本=期初存货量×期初存货单位生产成本(固定+变动)

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量×本期生产单位生产成本(固定+变动)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期末存货量×期末存货单位生产成本(固定+变动)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

营业成本=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一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毛利=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数量

期间成本合计=固定非制造费用+变动非生产成本

营业利润=营业毛利-期间成本合计

分析两种方法下营业利润之间的关系

在完全成本法下,只要增加产量,则利润增加。如从第三期到第四期,第五到第六,随着本期生产量的增多,营业利润上升。在变动成本法,销售量越高,则营业利润越高。在生产大于销售的情况下,在完全成本法下,有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分摊到期末存货商品中,所以当年的营业利润高,在变动成本法下,只看销量,所以变动成本法下利润低。如第二期,本期生产量4000大于销售量3000,期末存货1000件分摊了2500万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而变动成本法下,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成本,所以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要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但是,在存在期初存货时,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分摊了上期的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会使得本期营业成本上升,所以在第三期,本期生产量等于本期销售量,但是完全成本法下营业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1000件商品分摊上期2500万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且在产销平衡时,营业成本中不仅包含本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还包含期初存货分摊上期的2500万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但不包含期末存货分摊的2500万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在计算营业利润时,两种方法相同。

结论

情形一:条件:期初存货=期末存货=0本期生产=本期销售。结论: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利润差为零,如第一期。

情形二:期初存货=0 本期生产=本期销售+期末存货。结论: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情形三:期末存货不为零期初存货+本期生产=期末存货+本期销售。结论: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不一定等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利润差额:期末存货数量*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一期初存货数量。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如第四期一第六期。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利弊

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变动成本法更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公认原则。有助于企业管理者重视市场,以销量定产量,通过加大销售力度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盲目生产。

缺点:

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且大多成本项目都是以混合成本的形成存在。所以,变动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不够精确。

完全成本法的优点

完全成本法能激发企业生产产品的积极性。产量越多,营业利润越多。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多,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越低,从而导致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

缺点:

在完全成本法下,会出现销售量下降,但产量大幅度上升导致利润增多,原因是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被期末存货所分担,使得已销售产品总成本减少,从而会虚增利润,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大幅度增产会造成产品积压,导致资金长期占用和存储成本的上升,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谈关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下一篇:新加坡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所得税制度的比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