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时间:2022-02-22 02:51:39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当前,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教师观念更新慢、对新教材研究不透、学生不适应、学校基础设施跟不上教学要求等。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必须加强教师培训,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并不断加大学校投入。

高中物理新课程学生课堂教学校本教研2010年,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在我省全面实施,到现在已过去两年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教师观念更新慢、对新教材研究不透、教学班班额过大、学生不适应、学校基础设施跟不上教学要求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改革困难重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师培训,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创新新的教师和学生评价机制及不断加大学校投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教师观念更新慢,对新课程理念和要求理解不透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多数流于形式。从实施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到现在,虽然已经过了两年,但参加新课程知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的教师只是初步了解新课标的要求。而身边的资源也较为有限,制约着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许多教师仍然在用老方法教,只是在领导听课时摸索着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这两年里,听了不少示范课,我听到的学生“自主学习”大多是学生先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这看起来是学生自主学习,实则是搞形式,简单内容倒罢了,若是难一点的,抽象一点的内容,学生根本无法通过简单的阅读掌握物理思维和方法,许多学生的阅读自学只是停留在将课文内容读完,由于时间较短,对课文中讲到的深层次问题根本没有充分思考,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目前,多数教师不知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该怎么样组织,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自主学习,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教学效果很差。

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就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让教师全面学习新课程理念,知道新理念下的课堂是追求什么样的效果,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怎样组织。

二、教师对新教材研究不透,制定不出高效的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

针对现行的教材,多数教师并没有仔细研究。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学,如何制定有效地自学方案;哪些内容适合学生合作探究,怎样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探究方案;哪些问题适合学生讨论掌握,学生怎么讨论,讨论什么,如何来引导。对这些问题,多数教师没有仔细考虑。如果这些问题提前搞不清楚,就会造成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果差,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秩序混乱。目前,教师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尚有困难,当前高中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课时量大,作业多,辅导多,教师疲于应付各种教学活动和检查,用于搞教学研究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解决这些问题,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加强校本教研。现在,学校每个年级都有备课组,可以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优势,利用这个平台,同科组老师坐到一起讨论研究,逐节分析每一节课,吃透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确定有效的学习方案,并通过听评课逐步完善。

三、多数教师仍然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组织和检测新的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是课堂怎样组织,时间怎样控制,学生学习效果怎样检测,这对初接触新课程的教师来说是很困惑的问题,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初尝试时难免会有课堂秩序混乱,课堂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进行不完等现象。这对教师是一种打击,会导致许多教师回到老路上去,不敢再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最终阻碍教学改革的实施。

四、学生参与度不高

目前,新课程教学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学生在之前已经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现在要让学生突然转变观念,很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能的,加之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很熟悉,操作起来有困难,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很不适应。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主动参与到新的学习模式当中来,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部分学生本身不善言谈,对于课堂讨论,不知道说什么,也不愿意听别人说,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二是教师组织引导不到位,如对学生要求不明确,问题设置不合理,问题不具体、太大太空,学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使讨论陷入僵局。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首先,是教师要备好课,在学生自学或是讨论前,做好铺垫和引导,自学前能给学生学案,针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巧妙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前帮助学生创设物理情景,提出具体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讨论什么,怎样讨论,最后得到需要的结论,而不会让讨论的方向跑偏。其次,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再次,是对部分学生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五、学生不适应新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方法转变较慢,不能很快形成有效的与新模式相适应的学法,并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如许多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仍然停留在老师布置什么任务,就干什么,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甚至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而学习退步。

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措施是,教师要对学生如何学好高中物理进行培训。首先,倡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教给学生预习、听课、讨论、复习的方法。其次,是积极引导学生更新学习理念,转变学习方式,给学生讲清楚新的课堂模式是学生学为主体,教师教为主导,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而不是教师。第三,是教师在课后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部分同学的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六、物理实验教学开设不足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动手能力,实验明显增多,实验室的数量也要相应增加。新教材的“实验与探究”与“做一做”栏目中编排了大量的实验,很多是旧教材所没有的,这些实验需要学校补充,但目前大多学校资金紧张,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善。

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一是政府要加大学校的投入,增加更新实验用品,增编实验人员,为物理实验开设打好基础。二是设立开放实验室,师生可以将自制的实验器材收纳到开放实验室,以供大家使用,设立开放实验室也可以给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搞自主研究提供便利和平台。

总之,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反思,不断创新,才能最终取得教学改革的胜利!

上一篇:对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探究 下一篇:新课程下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