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心膈角病变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2-21 04:00:40

CT在心膈角病变的应用价值

摘要:心膈角病变临床医学中较为少见,国外对该疾病的CT诊断研究报道较少,国内更是寥寥无几。在临床诊断中,心膈角病变常会和肿大淋巴结等病灶混淆而被误诊。为了避免误诊情况,本文将对心膈角和CT进行理论综述,再分析CT在心膈角病变的诊断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CT诊断;心膈角病变;应用价值

1 心膈角病变的理论基础

1.1 心膈角的定义

心膈角(cardiophrenic angle),是指膈内侧和心脏形成的夹角,即心在右或左侧心脏侧端上成像的影射膜片之间的角度(通常是胸部X线片),通常指胸腔空间或在胸部正位片区域。临床上,可以通过观察心膈角的变化来判断心膈角大小和心脏的位置变化。心膈角可以分为左心膈角和右心膈角两种,右心膈角多指心脏和肝脏之间的夹角,是难以区分的心肝角线,目前临床中主要通过影像学来辨别。心膈空间一般都会有脂肪存在,病变以上或低于膜片的症状则可判断为心膈角病变。临床中常见的心膈角病变包括心包脂肪垫、心包囊肿、心包脂肪坏死、莫尔加尼疝、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瘤、心包脂肪过多症等,比较罕见的心膈角病变包括胸腺瘤、右中肺叶塌陷、心脏扭转(异常的胀形可以看到在心膈角,前心脏扭转)、胸膜纤维瘤、包虫囊肿等[1]。

1.2 心膈角团块阴影

心膈角团块阴影是由右心膈角右心脏、肺脏和横膈组成,临床中将接近右心膈角的纵隔、肺脏、横膈和膈下出现的病变都可以统一归纳为心膈角阴影。

纵隔下的病变:临床中常见的从纵隔发生的心膈角病变主要包括心包囊肿、胸骨旁脂肪瘤、前纵隔皮样囊肿。国外研究学者Grudmann对92例心包囊肿病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9.4%出现在心膈角,其中右心膈角占比51.7%,左心膈角占比38.3%。日本研究学者河野通久等研究报道显示,76.8%的心包囊肿出现在心膈角,其中右心膈角占比66.9%,左心膈角占比10.6%。胸骨旁脂肪瘤也较为常见,Kawhueb等曾对87例心包囊肿病患和177例胸骨旁脂肪瘤病患进行诊断。前纵隔皮样囊肿常在前纵隔中部出现,前纵隔下部较为罕见[2-4]。rMT影像园

肺脏下的病变:从中叶内段出现的病变会影射在心膈角位置,临床中常见的病变包括急性肺炎、慢性肺炎和肺癌等。球形病灶类慢性肺炎较为罕见,Kopbobo曾对270例慢性肺炎病患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表现为肺叶、肺段阴影的病患占比88.7%,球形灶病患仅占比11.5%。在中叶内段中,球形病灶和周围型肺癌都较为罕见[5-7]。

横膈和横膈下病变:临床中常见的从横膈和横膈下发生的心膈角病变主要包括横膈肿瘤、膈疝和rMT影像园胸膜病变等。横膈肿瘤比较罕见,多为原发囊肿,移移瘤非常罕见。Borrmann曾报道指出,胃癌转移到横膈的病患约占2.6%;Kitain报道称乳腺癌转移到横膈者约占7.0%。膈疝则可以分成三中类别,即裂孔疝、胸骨旁疝与左膈先天缺如。rMT影像园胸膜病变也可能会出现右心膈角团块状影,如胸膜间皮瘤。

2 CT诊断的理论基础

2.1 CT的定义

CT(Computed Tomography),即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是1969年由Hounsfield设计的,三年后才在全球推出。CT有别于X线成像,主要是用X线束扫描人体层面并获取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重新获得断面解剖图像。相比于X线图像,CT图像的密度分辨力更为清晰。在人体的检查领域中更为广泛,也有效提升了对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度。

2.2 CT的成像基本原理

CT是利用X线束对人体的某些部位进行一定厚度的层面扫描,通过探测仪器获取人体层面上的X线,转换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为电信号,再经过特定的转换模式转为数字,并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最后以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按照矩阵排列显示,即形成了CT图像。CT图像是一种层面图像,通常为横断面,能反映人体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对比X线图像,CT的密度分辨力更高,这是CT检查最显著的优势[8-10]。

2.3 CT诊断的临床应用

CT诊断凭借其诊断的高检出率和准确度等优势,已经在全球各大医疗界中广为应用。但由于CT设备较贵,检查费用也因而偏高。但CT在某些特定部位的诊断中仍然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不应将CT检查视为所有疾病的诊断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需先了解病患的病症,再选择合理的诊断方法。在采用CT检查对胸部病症进行诊断时,主要利用造影强化扫描,以确定纵隔和肺门是否出现肿块或淋巴结变大、支气管是否变狭小或阻塞,以及对原发和转移性纵隔肿瘤、淋巴结结核、中心型肺癌等病症进行诊断。CT图像在平片检查方面上较难清晰显示,但对胸膜、膈、胸壁病变等疾病均可清楚显现[11]。

3 CT在心膈角病变的应用价值

在对心膈角病变进行CT诊断时,首选要判断出病变是发生在纵隔、横膈还是在肺内,如纵隔病变的基底不管在哪个上都无法和纵隔分离,位观察时肿块影的部位和肺叶、肺段不合;横膈病变在透视下会显现出病灶随横膈移动等。

3.1 心包囊肿的CT检查

发生部位:常见于右心膈角区,占比多于50%,其次是左心膈角区;位于前纵隔者占比多于80%。心包囊肿常为单发,多发较为罕见。形态:①常为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和周围组织粘连时有时会显示欠光滑,也会有分叶状边缘,部分为水囊状或不规则状等;②处于右心膈角的较小心包囊肿,由于深入中下叶间隙,在侧位片上会有“泪滴状”显示;③处于右心膈角的较小心包囊肿,会由于壁薄且含有含液体,会随着呼吸或不同而出现变形;④囊壁钙化较为罕见,钙化多为圆形或椭圆形;⑤自身无搏动,但部分会出现传导性搏动,常发生于小且无粘连的病患中。与周围组织关系:①可向肺内显示,和心影和膈肌叠加;②较大者可压迫心脏、肺、膈肌或肝脏,进而向健侧移位、局部膨隆或边缘模糊,处于主动脉根部病患可让心脏正常弧形消失;③囊肿周边附近肺野通常较为清楚,部分周边有广泛性粘连时会出现肺纹理推移纠集现象,进而导致囊肿周围肺野模糊;透视下会随呼吸变形的病患,粘连度一般较轻。密度:大部分囊肿接近水密度,少部分病患的囊内有感染。出血等继发性变化时CT表现会出现较高的软组织密度;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图像不会变强[12-14]。

3.2 炎症的的CT检查

炎症发生右心膈角炎症时,病变常为下叶心内段后后基底段;炎症发生在侧位和断层时,病变常偏于中后方,且不充满前肋膈角。因此,在对炎症进行CT诊断时,除了检查右心膈角外,还应该对侧位和断层进行检查。确诊后,经过短时间的治疗和追踪复查,病灶就能快速消散。

3.3 纵隔脂肪瘤的CT检查

纵隔脂肪瘤多位于前下纵隔心影周边,上窄下宽,位于横隔上。该阴影边界比较清晰,可看到薄层包膜,病变从心膈角向可有软组织肿块影,其边缘较模糊,向周边组织浸润而长,附近组织被推移。多处于心肺之中,深呼吸时会有变形,但无搏动。进行CT诊断时,可见肿瘤密度较低,数值一般小于-40Hu,密度较为平均。纵隔脂肪瘤的脂肪弥散较多,无肿块,无包膜,应与脂肪沉积症辨别;纵隔脂肪瘤内无钙化和骨化,要和畸胎瘤辨别[15]。

3.4 冠状动脉右心瘘的CT检查

CT检查时,常位于右心缘,中上部偏多,显示出不规则的半圆状阴影,且向外凸出。记波片有动脉搏动,肺血变多,右心变大,升主动脉造影可验证迂曲扩张的冠状动脉进入右心腔。

3.5 胸骨后疝的CT检查

通过CT检查时,常通过Morgagni氏孔将大网膜、横结肠、胃、小肠疝入胸腔,也可在右心膈角处形成一密度变高的团块影,轮廓较为清晰,前心膈角消失,类似脂肪垫影。

3.6 降主动脉迂曲的CT检查

在老年病患中,降主动脉迂曲较为明显,CT检查时在右心膈角处出现一半圆形弧状,导致密影向外凸出,密度偏高,类似于心影。采用高电压摄片时,基本能够分辨出该血管的影像[16-18]。

3.7 下腔静脉的CT检查

CT检查时,下腔静脉一般在右心膈角处形成一块小的等边三角形,密度偏高。利用侧位或断层片,可显现该血管影处于后心膈角区,并不充填前心膈角。

3.8 胸椎结核的CT检查

胸椎结核病患以胸部发现继发性肺结核,临床表现胸背痛,通过CT检查能直接显示椎旁脓肿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诊断具有决定意义。胸椎结核形成的椎旁脓肿,在CT检查时一般会呈现脓肿处椎体多伴有骨质破坏,和神经源性肿瘤相比,椎旁脓肿略偏前,不会对食管造成压迫[19-20]。

4 总结

心膈角病变在临床中较少见,医学界对该病症的诊断经验相对也较少,因此为了避免造成误诊,对该领域的研究非常有必要。CT的密度分辨率较高,对胸部进行CT检查,其影像表现通常能做出临床诊断,对心膈角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易,李旭东,王东宁等.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心膈角髓肉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27):5041-5047

[2]孙琼芳,涂蓉,俞安乐等.左心膈角区病变的CT诊断价值(附46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1):1493-1496

[3]李杰,杨光钊,丁忠祥等.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膈疝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1):73-75

[4]邓琳,方华盛.纵隔气肿的解剖学基础及X线、CT征象分析[J].淮海医药,2014(1):22-23值 (附 42 例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28(4): 533-536.

[7] 宋瑞, 黄仲奎, 龙莉玲, 等. 门脉高压心膈角静脉曲张 MSCT 研究[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1): 63-65.

[8] 杨有优, 戴汝平, 范淼, 等. 心脏脂肪瘤的 CT 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 44(8): 803-806.

[9] 许文哲, 李福元, 刘强, 等. 不同影像技术导引纵膈病变穿刺活检术评价[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 265-267.

[10] 樊刚. 心膈角区肿块的 X 线诊断和鉴别诊断[J].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4 (7): 74-74.

[11] 周俊, 张志勇. 心膈角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4): 589-592.

[12] 张昊凌, 周俊, 张志勇, 等. 心膈角区病变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 27(2): 206-210.

[13] 耿亚库, 汪安琦. 心包囊肿的影像学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6(34): 4582-4583.

[14] 孙春轶, 史景云, 肖和平. 左前下纵隔肿块 1 例影像学表现[J]. 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2(8).

[15] 王孝斌, 徐福礼, 尹晓波. 心包脂肪垫的 X 线表现与鉴别[J]. 西南军医, 2009, 11(1): 138-138.

[16] 王海波. 14 例先天性胸骨后膈疝薄层螺旋 CT 扫描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33): 88-90.

[17] 邓惠兰, 总结. 胸部透视漏诊和误诊病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0, 25: 029.

[18] 吴正参, 王中秋, 彭陵. 异位胸腺囊肿一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 29(8): 1143-1143.

[19] 赵峰, 陆传新, 蒋逸风, 等. 心包囊肿 116 例临床特征分析[J]. 人民军医, 2010, 7: 529-530.

[20] 代燕增, 周朝理. 婴幼儿先天性膈疝的 X 线及 CT 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28(2): 268-270.

上一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 人工气道急救措... 下一篇: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 与微生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