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想象齐飞

时间:2022-02-20 08:57:25

阅读与想象齐飞

美国安东尼?罗宾斯曾说,“想像力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范围的把握和视野。”爱因斯坦也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感受到了想象力的至关重要。在我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渲染意境

语文课本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这些带着某些意蕴的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雾的修饰词是“薄”,而云的修饰词是“云”·为什么写“凉初透”·为什么人要和黄花比瘦·

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先“薄”再“厚”层层地推进,符合我们的感知顺序,发展顺序。“薄雾浓云”这样的修饰能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那“雾”那“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凉”字表面上写的是透人肌肤的秋寒,实质是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人用“黄花”做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细腻温婉。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词人,走进了词人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李清照沉沉的离愁别恨。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词作下阕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为了学生的理解,要适当介绍苏轼的生平。让学生感受到苏轼明写周瑜,实则暗写自己的用意,切实体会作者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中,有学生就对帕斯卡尔的“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前面的表述,“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不管这根“苇草”如此的强大,也不可能囊括宇宙啊。虽然学生思维上有一些走入了死胡同,但他这样的积极思考的精神还是值得赞赏的。不管学生的质疑是可笑还是可贵,我们都应该保护这些思维的火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得到的。坚持这样的思考,学生能够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西班牙画家哥雅曾经这样说,“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何时能让学生达到“阅读与想象齐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上一篇:语言符号的二元关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