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 推动地方旅游文化

时间:2022-02-19 11:32:09

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 推动地方旅游文化

摘要: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近几年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也纷纷打造出各自的旅游特色品牌,而作为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献支撑,地方志在推动地方旅游文化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主要阐述了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将对地方旅游业发展及文献研究带来很大推动作用,并对数据库建设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关键词:地方志;旅游文化;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35-0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除了考虑瑰丽的自然风光外,更多考虑的是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各地的文化特色、民风民俗更是成为了吸引游客眼球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地方特色旅游拉动的地方经济增长,也让人们看到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的前景,然而说到地方特色,必定需要能证明这些“特色”的物证来丰富地方旅游的内涵,而地方志则正是这些“特色”的重要文献支撑。以铜仁市为例,作为“中国西部名城”,铜仁市除了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外,诸如思南花灯、玉屏箫笛、傩戏等独特的民族风情也彰显出她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而地方志中所记载的曲谱、面具、图谱、建筑、史料等,则为铜仁市大力开发“傩戏之乡”、“箫笛之乡”、复原古城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

一、地方志在地方旅游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铜仁市地方志目前收录情况。铜仁市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能够反映本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从目前收录的情况来看,仅铜仁学院图书馆就收录了铜仁市地方文献1 600余种,其中图书1 200余件,期刊46种,梵净山碑林原件294幅,物件20件,光盘39种,报纸43种,此外,铜仁市各县(区)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943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收录地方文献860种。以傩文化为例,在铜仁市现已由各地图书馆收录的地方文献中,其中以“傩”作为题名的地方志就拥有38种(德江县图书馆4种,江口县图书馆1种,思南县图书馆1种,铜仁市图书馆8种,职院图书馆4种,学院图书馆20种),而拥有傩文化记录的地方志则更多,而作为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傩文化专业博物馆——东山傩文化博物馆则更是拥有1 000余件展品。

2.铜仁市地方志对铜仁市旅游发展的价值。近几年,铜仁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出台了《铜仁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规划》,并将“梵天净土·桃园铜仁”作为铜仁市的文化旅游形象,大打“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开发铜仁古城、大明边城、思南县思塘镇古建筑群等,并通过央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江傩堂戏、思南土家花灯、铜仁赛龙舟等,并专门开辟以特色文化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景区——德江乌江傩文化风景名胜区、玉屏北侗箫笛之乡风景名胜区、万山夜郎谷风景名胜区等,促使铜仁市旅游经济利益得到了迅猛发展。可见,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言而喻,以地方志作为依托,不断开发出的具有铜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俨然已经成为了铜仁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当然,铜仁市地方志在铜仁市旅游方面的影响也并不仅仅是为开发旅游景点提供了史料依据,它里面所记录的很多诸如曲谱、脸谱等相关内容,更可以推动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也会相对地减缓现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同时,由于对曲谱、面具等特色资源的推广使用,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认识甚至喜爱铜仁市地方文化,从另外一个角度保护和发展本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建设设想

1.地方史料数据库。近几年各个地方纷纷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突出的主要是“文化”二字。地方特色文化的形成必定与其地方历史发展、等息息相关,因此地方史料数据库的建立,就是以各地图书馆、方志办所收录的地方文献史料为基础进行整理分编,让读者通过该数据库可以很快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例如,游客可以通过该数据库很方便地了解诸如傩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关于与“傩公傩母”相关的神话传说等。

2.地方民族宗教志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由各地民族志、宗教志作为主要内容,以各个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作为补充,将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完善,可大大方便游客了解当地民族风俗习惯,就铜仁市为例,铜仁市汇集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个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和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的图腾崇拜,其中,再以傩文化为例,它的诞生本身就源自于原始民族对神明的崇拜,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祭祀传统,拥有自己专门的傩仪、傩式、傩祭等,这些都可以分类后,以文字、图片等方式建立形成民族宗教志数据库。

3.地方名胜志数据库。名胜志数据库应当是在地方志旅游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数据库,首先将本地方的名胜以目录形式展现,再在其子目录中分别有针对性地将该景点名胜的历史背景、特色活动、收费情况、旅游地图、乘车路线、目的地周边住宿、饮食文化等收录其中,方便游客直接了解当地旅游资讯,同时也可让旅游管理部门通过对比,更加有针对性地改进旅游服务项目,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4.地方名人传记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介绍本地著名人物,可分为历史名人、文化名人、名人学者、文娱明星等,通过介绍他们,丰富本地旅游文化内涵。在铜仁市,伟大的革命先驱周逸群、“双百”英雄旷继勋、“西台四杰”的田西麓、李同野、肖重望、敖宗庆,“石阡三杰”的成世■、徐培深、张海澜,书写“颐和园”匾额的严寅亮、鸦片战争时期的抗英名将杨芳等,他们的名字将铜仁市照耀得熠熠生辉,他们的事迹让无数人景仰,各地游客也因为这些名人的事迹而仰慕他们的英名,必定希望来到英雄生活的土地,感受他们生活的场景。

5.地方图片、曲谱、族谱、年鉴数据库。该数据库也是地方志旅游数据库的重要数据库之一,它主要是以图片等方式展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图片、曲谱等相关内容。以铜仁市为例,诸如侗族的花灯小调《花鲜》、玉屏麻音塘的《装联圣尊》、《开坛扣师》等十七场傩坛戏唱词、石阡茶灯唱词《采茶歌》等录入数据库,甚至还可以将这些唱词、曲谱以音频或视频方式录制下来,放入后面将要介绍的“地方文化试听库”中,并将两个数据库相关内容做好数据链接,也让游客更为直接地了解地方特色文化。

6.地方特色产品数据库。游客到了旅游景区旅游,购买纪念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地方特色产品数据库,则可在这方面给游客们带来便利。该数据库主要是介绍本地相关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特色产品,将本地特有的特色产品以图片等方式展示出去,例如傩戏面具、民族服饰、手工制品等,并配以文字介绍,吸引游客目光,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数据库激发创业者去创业,生产周边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本地旅游资源的经济潜能,甚至可以联合淘宝等网络购物平台,直接为游客提供真正原汁原味的特色产品购物渠道。

7.地方志、旅游文献研究成果数据库。仅从CNKI目前统计的结果来看,以铜仁市的一个旅游关键字“傩”作为关键字检索,可检索到5 716条数据,再在结果中以“旅游”作为关键词检索,检索到644条数据,截至2009年,贵州更是研究傩文化最活跃的地区,论文数所占比例最重,约占该类论文总数的13.12%[1],且论文篇数每年都在增长,尤其是近五年增长速度极为明显。由此可见,将地方志与地方旅游联系起来研究必定会成为更多人的需求,因此建立地方志、旅游文献研究成果数据库,能更好地方便研究人员探讨地方志与旅游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该数据库,同时,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发展服务。

8.地方文化视听数据库。相对于文字,视频、音频则可以更加直接地让游客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当地风景的美好、当地特产的鲜美,因此地方文化视听数据库,主要是上传一些与本地旅游资源相关的视频、音频,例如铜仁市对外宣传的宣传片,“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录制视频,野马歌唱家乡的歌曲MV,傩戏、花灯、滚龙等特色节目的视频、音频,铜仁市历史图片展,玉屏箫笛制作过程视频等,作为宣传资源,为读者提供在线观看、下载等服务。

三、建设地方志旅游数据库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地方志一般涵盖了地方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民俗民风、方言特点、气候地理等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无论是从时间、空间、主题范围来说,覆盖面都非常广,因此,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就有了其必要的意义:(1)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本地具有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文献信息提取出来,加以整合,并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从而达到宣传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旅游资源内涵的目的,方便游客更快更准地了解本地基本信息和旅游特色,最大程度地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2)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可提高地方志的使用率,提高地方旅游业发展,进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学术效益,并因此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志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然后通过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对图书馆地方文献进行自动化管理,更进一步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3)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可促进地方志与旅游方面的学术研究与学术成果资源共享,更好地促进本地旅游资源的相关科研工作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这些科研成果,更有利地促进地方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地方志旅游数据库的建立无论是对地方经济发展、文献研究价值、旅游资源开发与宣传等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诸如地方志的搜集、资金短缺、数据格式规范、地方志版权归属等方面的问题。地方志的搜集向来都是地方志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且具有长期性,它需要地方志工作者不断深入各地各区,甚至是各家各户搜集、整理、购买,且现在由于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地方志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如何统一数据的录入格式,如何进行资源等,都将是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卢川.论地方志旅游价值的开发与利用——以明清荆州地方志为考察对象[J].孝感学院学报,2012,(3).

[2]于天乐,秦红.关于建立地方旅游数据库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3]赵国荣,赵冬梅.山西省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探索与实践[J].晋图学刊,2012,(5).

[4]展春岚.我国傩文化文献研究的质量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3).

[5]成瑶,范明泉,钱丽,李向玲.建立大理学院图书馆旅游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08,(11).

上一篇:教师怎样与“编者”和“文本”对话 下一篇:浅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