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2-19 09:46:40

老年患者晕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资料与方法

统计我科2005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晕厥患者共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60~86岁。其中,心源性晕厥18例,脑源性晕厥8例,反射性晕厥3例,代谢原因引起的晕厥2例。

正常成人脑的重量约占身体重量的2%~2.5%,脑血流量约占心搏出量的1/6,脑耗氧量约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正常人每分钟100g脑组织血流量约为45~50ml,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流量突然减少到31.5ml,则会引起晕厥。老年患者因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高、血流缓慢影响脑的血液供应,更易引起晕厥。同时应认识到,一个患者身上可能有多个因素参与晕厥的发生。

①心源性晕厥:在本组18例心源性晕厥的患者中,有15例是由于窦房节功能不全或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心动过缓引起的晕厥;2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因心肌供血不足影响心功能而致晕厥;1例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因心室流出道梗阻,在情绪激动或运动等诱发因素下收缩加强及漏斗效应,梗阻加重引起晕厥。其他心源性晕厥的原因有: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瘤、急性肺栓塞、心包填塞及起搏器相关问题等。②脑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是指供血于脑部的血管一时发生广泛缺血所出现的晕厥。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管塞,其次是颈部疾患所引起的椎动脉受压。本组8例脑源性晕厥的患者中,3例是高血压伴明显的脑动脉硬化患者,5例是脑梗死致脑缺血发作所引起的晕厥患者。③反射性晕厥:多有一定的促发因素,如:疼痛、饥饿、恐惧、疲劳、咳嗽、排尿排便、变化等;晕厥前常有前驱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本组3例患者均是性晕厥,发生在改变时,因改变速度过快兴奋了迷走神经或脑内的心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核等结构,经传出神经达到效应器管而发生晕厥。④代谢原因引起的晕厥:常见的原因有低血糖、一氧化碳中毒、重度贫血等。本组2例均为低血糖晕厥,前驱症状有乏力、面色潮红、出汗、脉速。

护 理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晕厥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这样才能及时识别晕厥的发生,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将晕厥的发生率和由晕厥所致的后期损害降到最低。

晕厥发生时的护理:①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即通知医生,将患者平卧,抬高下肢,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其他人围观,保持患者周围空气流通。②根据临床症状迅速做出判断,遵医嘱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其中包括:静脉采血查血细跑计数及血液生化检查,了解有无贫血、低血糖或电解质紊乱及心肌酶谱的异常;行12导联ECG了解有心律失常、传导阻滞;急诊行颅脑CT、MRI对脑源性晕厥的鉴别帮助较大。③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快速有效地给予药物治疗,如低血糖患者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高血压患者应用降血压药物;行心电监护,监测无心律失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④病情观察:专人护理,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呼吸等,并做好记录;观察发病的频度、持续时间、缓解时间、伴随症状及有无诱发因素等;观察急救处理效果。⑤护理人员要保持镇静,技术操作要熟练,操作中要随时观察患者,询问有无不适症状,医护人员有条不紊且行之有效的工作对患者是最好的心理支持。

晕厥的后期护理:①心理护理:晕厥的发生和心理因素常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紧张和恐惧,特别对于曾经发生过晕厥的患者,更会不知所措,害怕再次发生晕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自信心下降。在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中,自信心在实际表现中起主要决定性作用,因此自信心的显著下降可能成为将来功能丧失的先兆。护理人员应评估晕厥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同时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减轻焦虑和(或)抑郁。②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于心源性和脑源性晕厥的患者,结合原发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了解病史,熟悉病情,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易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在接受各项治疗时尽量安排卧位,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避免反复操作引起不适和疼痛;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通常出现在改变时,告知患者变换时勿过急过猛,各项处置结束后嘱患者静卧休息几分钟后再起床活动,下床时速度宜慢,可分两步走,第一先坐起,2~3分钟后无不适再起床活动;由低血糖引起的晕厥患者治疗处置应安排在进食后,避开药物或胰岛素发挥作用时,若有症状可口服或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各项活动要根据药物的作用时间合理安排,每日测血压2次,患者如有不适,随时监测。③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安排外出检查方法,不能行走的患者,可选用轮椅或平车,并有专人陪同,选择合适的路线,避开上下坡,尽量行室内通道。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不良刺激。

做好出院指导:①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晕厥的发病原因、处理措施、预防方法,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措施;②指导患者避免危险因素,包括心理方面的因素如紧张、焦虑、烦躁、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生活方面的因素如虚弱消瘦、劳累疲劳过度、饥饿空腹、疼痛等,环境方面的因素如闷热等,由于老年患者的记忆功能减退,必要时可给予书面指导;③给患者建立随身健康卡,写明患者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疾病名称、所服药物等,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便于周围的人员救治;④慢性头晕与摔倒和晕厥的发生率有相关性,约有一半主诉头晕的老年患者曾有晕厥和(或)摔倒,因此,对于慢性头晕的高危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积极治疗原发病,警惕晕厥的发生;⑤指导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定期进行起搏器的功能测试;⑥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访,出现任何不适随时来院诊治。

上一篇:荧光素染色在泪小管断裂中的应用 下一篇: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