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

时间:2022-02-17 02:30:09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特征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现阶段,在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中,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个人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大学生

社会生活的时代特点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时代特点,高职学生在各种信息冲击的环境下成长,受多元文化影响较大。但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心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在日常的管理与教育工作中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大幅“缩水”,造就了一批批技能单一、知识面窄、综合素质差的“机械型”人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但是存在着教育管理模式陈旧的状况。所以,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工作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要抓好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够结合学生实际开展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与教学实际,发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正确接受外来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社会大背景造成的很多不良信息往往成为大学生模仿和效法的主要内容,这种不良信息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现在各大电视台所举办的选秀节目和相亲节目,这些节目如果筛选好选手应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现实中的选手往往良莠不齐,尽人皆知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面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言论影响了很多人的思想意识,其中不乏处于青少年期的大学生。在这种网络信息泛滥与社会不良信息的长期“熏陶”下,大学生如何正确分辨信息、接受信息已经成为德育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之一。

2.心理脆弱,自我提升能力差

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的恶性事件已屡见不鲜。造成这种恶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方面:第一,在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心态浮躁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很多大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一直是埋头苦读,来到大学后,对如何正确和恰当地与人相处却一窍不通,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他们极端心理的形成。第三,因为很多高职学生在高中时就属于“二流”学生,所以,他们在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方面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就要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培养他们积极阳光的心态。

二、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重技能、轻德育的教育现状。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都有一种共同的想法:他们以为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大学,只要是学生的技能学好了,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工作是师范类院校的任务,与高职院校无关。甚至有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存在着歧视德育教育工作者和德育教育的现象。

2.德育目标不明确

由于高职院校发展与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发展速度过快,这就造成了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没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管理模式,很多高职院校的德育目标设计大多参照本科院校的标准制订,因此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要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要达到什么标准?高职院校对于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目标的设定上存在贪大求全、不切实际的情况,缺乏可操作性,达不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3.德育教育工作模式陈旧

目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模式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重灌输,轻交流。很多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只依赖于严格的要求与纪律约束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忽视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第二,重经验,轻思考。德育理论的缺失和德育研究不到位导致了德育工作效果低下,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重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没有对当今社会大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情况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并形成新的教学理论。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

1.加强重视程度

首先,要明确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的使命和宗旨是一样的,都是培养人、发展人和教育人。加强德育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壮大起着保证和推进的作用。其次,加强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人才。合格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一是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二是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加巩固了学校发展的根基,那些对学生同时进行德才教育并且取得实效的高职院校确实受社会的青睐。

2.明确德育目标与内容

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目标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主,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针对高职生的具体情况,要着重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转变消极情绪,坚定成才的信心。第二,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观念,树立敬业思想。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综合提升的教育目标。第三,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在高职德(下转第77页)

上一篇: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下一篇:浅析如何结合幼儿的生理特点进行跆拳道基本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