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2-17 03:09:08

基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文化的进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弊端日益显露,不能很好地适用现代管理的节奏,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如何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指明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 信息化建设

纵观我国人事信息管理现状,其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领导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大,缺乏资金保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基础薄弱等等。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价值和功能的发挥,必须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

一、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思想决定行动,由此可见,转变观念是全面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就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这项系统的工作而言,一方面,应当加强领导对其的认同及重视,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有效协调内部组织、人事等各个部门,充分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事档案管理结构,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应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单位内部全体成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鼓励单位全体成员积极参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由仅具有单一服务职能转变为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管理中心。

2.加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离不开思想基础,更离不开物质基础,只有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才能确保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实现。在这其中,资金的投入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单位应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科技程度。就高校而言,还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科研成果,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领域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高校还应充分挖掘学校内部的科技人才,安排其从事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工作,这样一来,既可以加快高校自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又大大降低了自身的资本投入。

3.以人为本,加强队伍的培养。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人,信息只是一种媒介或者辅助工具。因此,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一支专业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队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和功能。首先,就单位自身而言,应进一步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相关技术培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能。培训的内容既要突出技术层面的内容,也要突出管理层面的内容,技术与管理两者兼具,使培训更具有实效性,最终使得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得管理的相关知识,又精通信息化技术。此外,就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而言,应充分利用好工作之余的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逻辑思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通过上述举措,我们最终所实现的目标是“三化”,即档案信息数据化、服务利用网络化以及管理人员专业化。所谓档案信息数据化,指的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应改变传统以纸质档案为管理对象的实体管理模式,实现信息查询以及系统设置的数据化。在现代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应以原始纸质档案为依据,将其包含的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人事档案的数据化。此外,为了便于查询,还应对档案资料规整分类,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数据的分类管理。所谓服务利用网络化,指的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应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进而为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就学校而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校园网的建设为校园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就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而言,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一媒介,提高信息利用率;而所谓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发展目标。人事档案管理的最终实现主体是人,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掌握最基本的管理知识,同时,还应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要想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乐平,杨帆.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阻碍性因素及对策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2):67

[2]杨碧倩.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改进措施[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77

上一篇:探析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试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开放学习信息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