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2-16 05:44:29

C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目的,将CBL教学法运用于临床实习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CBL和传统式教学组教学方法组,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采用笔试方法考核,以t检验对学生测试成绩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基础知识测试平均成绩CBLxeg教学组为39.96±4.70分,传统教学组为39.44±4.97分,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病例分析平均成绩CBL教学组为40.07±4.21分,传统式教学组为35.81±3.61分,有统计学意义(t=0.87,P>0.05)。结论,在妇产科实习教学中,运用CBL教学方法能锻炼临床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学会文献查阅,提高临床思维,优于传统式教学。

关键词:CBL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妇产科临床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84-02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讨论式教学逐渐引入我国高校教学。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围绕某一真实或标准案例的诊断、治疗所涉及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社会人文诸方面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只是引导与协助,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思考、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主动求证,引领学生发散性或批判性思维的建立。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模式,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我国医学高校中尚未广泛推广。妇产科作为一门对临床思维、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学科,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临床教学部妇产科教研室于2011年开始对本科学生进行临床教学,现就2007级医学本科生采用传统与CBL两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探讨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在医院妇产科实习的重庆医科大学2007级5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24名,女生30名。按期末《妇产科学》理论考试成绩分数依男、女性别分别由高到低排列,然后将男、女生分别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级为传统式教学组,乙组为讨论式(CBL)教学组。每组27名学生,男生各12名,女生各15名。甲组平均成绩79.51分,最低62.40分,最高86.70分;乙组平均成绩78.45分,最低61.80分,最高84.90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t=0.87,P>0.05)。

2.实习安排:将甲、乙两组学生分别分为5个小组,5轮至科室实习,每组5~6名学生,每组选组长一名,男女生比例一致,实习时间均为5周。甲乙两级各配1名副主任医师和住院医师带学。

3.教学方法:教师集体备课,教研室详细讨论具体教学方案。传统教学组由带教老师每周进行1~2次教学查房,在患者床边讲解病情,提出诊断,拟定诊疗计划,归纳总结。每2周进行一次小讲座,针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系统讲解。CBL组教学过程:①病历准备:每周1,教师指定病例2~3例,学生搜集病例资料;②文献查阅:针对病史特点,查阅书籍,不仅包括教材《妇产科学》,还包括其他妇产科专业书籍,另外还可以在知网、维普网等专业网站查阅相应资料;③讨论:每周5在妇产科学习室,由各组组长组织,小组内展开讨论,指导老师旁听,主要讨论内容是诊断、治疗方案、该疾病的病因病理、分类分期、诊断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教师给出本次课的点评,重点针对病史采集的方法、诊治方案的全面性及准确性进行点评;④病例随访:每次讨论,针对上周讨论病例的病情变化、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随访讨论,证实或修订上次讨论结果,培养学生批判性学习的精神。

4.评价方法:全部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书面测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共50分)及病例分析(共50分)两个方面。

5.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对两组学生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测试成绩作显著测定,检验水准α=0.05,P

二、结果

1.基础知识成绩:传统式教学组平均得分39.44±4.97,最低29.00分,最高47.00分;CBL组平均得分39.96±4.70,最低28.00分,最高48.00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

2.病例分析成绩:传统式教学组平均得分平均数35.81±3.61,最低30.00分,最高46.00分;CBL组平均得分40.07±4.21,最低32.00分,最高48.00分,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t=3.99,P

三、讨论

1.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本世纪初,讨论式教学的逐渐引入我国,推动着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但任何一种教学形式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在当前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有其诸多不足之处,但其存在与延续百年也必然有合理价值。传统式教学通过老师的讲授、课本信息的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对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丰富理论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医学是一个不断更新,需要不断丰富的学科,怎样学会离开老师、离开课堂、离开学校,自发的学习,独立学习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途径?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没有涉及的。这对临床教学的老师来说是一个新命题。现行的高等医学教育要把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这是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发展趋势。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途径也很局限,仅仅只有课堂和书本。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也较传统更为丰富。通过创造性思考和多样化的途径学习,培养医学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正是CBL教学方法的核心。CBL是以临床真实案例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实战性质的讨论式教学。通过与传统教学的对比,临床带教采用CBL教学法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查体、文献检索的能力)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但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作用方面,传统式教学和CBL方法并无较大区别,说明知识的学习是没有捷径的,需要阅读、记忆的知识点,不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学生同样的方式学习。

2.CBL对教师的要求:CBL教学方法要求带教老师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而且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新动态;根据王冬颖等的调查,教师的态度与实习满意度的相关系数最高,教师个人的修养、人格魅力可以极大地影响学生实习效果。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在带教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是影响CBL教学的一大因素。因此,该教学方式对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一种有力的鞭策。

3.CBL的缺陷:CBL教学方法的缺陷有两方面,第一,需要大量辅导教师的参与,而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及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均导致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大大限制了CBL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今后的运用中还要尽量完善实施方式的设计来改进。第二,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出现冷场现象,特别是学生资料准备不充分、带教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的情况下,讨论可能陷入僵局。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充分查阅文献、准备资料,并在讨论中适当的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开展CBL教学法,利于提高本科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稻,韩玉慧,蒋益,刘玮.医学基础教育中P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08-110.

[2]朱锡光,孙梯业,颜伟,等.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发展趋势探析[J].医学教育,2005,2(1):45-46.

[3]王冬颖,邬晋芳,吴静,等.七年制妇产科实习教学满意度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11(9):1514-1515.

作者简介:肖正华(1977-),女,重庆永川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李静(1986-),女,重庆开县人,教学秘书,研究方向:妇产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管理。

通讯作者:林英(1969-),女,重庆永川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上一篇:意拳站桩功法融入现代专业散打训练体系的可行... 下一篇:浅谈运用“问题导教法”模式教学“问题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