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供应链式管理模式

时间:2022-02-16 04:09:53

浅谈建筑供应链式管理模式

摘 要:近些年,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行,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政府加强了能源、交通和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因此,建筑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相当可观,各方面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建筑供应 链式管理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078-01

当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已趋于成熟时,将其思想应用到发展正盛的建筑行业可谓是个很好的突破和发展。目前,国际上已经将建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作为一个学习领域进行研究、实践。

1 建筑供应链的定义和构成

1.1 建筑供应链的定义

前面介绍了建筑业的一些特点,其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筑供应链应该是从业主方开始,根据其需求出发,以整个项目的管理为核心,通过对信息处理、工程建设、资金周转等各方面的控制,从中标开始到施工、竣工验收以及售后服务等,将材料、设备等的供应商以及业主、总承包商和各个分包商等连成一个整体的项目运作链接。

从整个建筑供应链角度来看,其供应的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而从供应链上每个节点来看,不同部门企业则各司其职,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图纸和方案、建设单位组织安排施工、供应商提供物流和机械设备、监理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等,最终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

1.2 建筑供应链的构成

在建筑供应链的模型构造方面,由于每个工程项目都具有单个性、一次性的特点,所以供应链模型也需要较为灵活才行。

然后根据每个工程项目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可能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安排,然后得出适合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建筑供应链模型。

2 建筑供应链的管理要素

2.1 建筑供应链管理推广的动力

虽然建筑业与制造业在很多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所以使得在制造业比较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能够在建筑业中应用。其共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建筑产品本身是固定的,但其建设过程还是一种流水作业的形式,从大体上依然是遵循着生产线的基本模式,只不过在机械设备、工作人员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变化来完成生产活动。

(2)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完成,主要表现的是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在进行生产过程之前必须做好完善的可行性研究。

(3)目前建筑行业中新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设计理论以及建筑的使用功能等,都使得建筑业的生产分工更加细化,设计、建造、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专业化分工,这使得各企业具备了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这些共同点的存在,建筑行业引入供应链管理这一在制造业比较成熟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便有了一定的基础,使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实施成为可能。

2.2 建筑供应链管理实施的障碍

我国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实践还不够成熟和先进,建筑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应用也肯定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障碍。

(1)业主与设计、咨询单位之间的问题。

在项目开始时,业主会委托设计、咨询单位对项目进行评估、设计,然而设计、咨询单位不一定能够充分、准确地理解业主的需求。一旦项目设计方案不符合业主的需求,工程概预算不够合理,很容易引起各方面的问题并造成损失。基于此,目前一些设计、咨询单位需要与业主签订相关的合同来降低风险,可是这样也极大限制了设计、咨询单位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的问题。

业主自身不可能掌握整个施工现场的情况,即使最详细的施工图纸和说明也没有办法涵盖所有的工程细节。而且,目前很多建筑物是以前从建设过的,所以必然会有许多不可预见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因此,通常会有些总承包商为了中标而提交不够实际的低报价,在工程开工之后再通过工作或是一些工程的变更等来提出额外的资金要求,形成一些不良的竞争,这显然不利于业主,也不利于整个建筑业供应链的合理发展。另外,总承包商与各分包商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类似的对抗性关系。

(3)承包商与供应商之间的问题。

在建筑行业传统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和需求方之间往往是能够达到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程度,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成为建筑行业传统采购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需求方为了从多个供应商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供方,一般不能透露出完全的项目信息以防供应商增加要价。而在供应商这边,为了能够拿到供应合同,也可能会虚夸自己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其结果是不仅提高了交易的成本,也带来了一定的交易风险。这增大了需求方对物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供应商在遇到工程需求方面发展变化时,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不能够长期提供完善的服务。

2.3 建筑供应链管理提高的方法

通过上面的介绍,说明建筑供应链在实际管理实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传统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相关企业在建筑供应链管理方面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努力来进行合理的应用。

(1)企业内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实施建筑供应链管理时,企业应当对自己的内部组织结构认真审核,选出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重大意义并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将那些不重要的业务剥离出去,交由其它企业去完成,以便集中发展和体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要塑造相应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使组织结构重组在各个方面能够得以顺利实施。此外,企业还应当在业务流程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以使得业务流程符合整个建筑供应链的发展方向。

(2)建立先进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在信息化的时代,先进企业必须拥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方式,而这些管理方式的实施正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之上。目前信息技术已经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准确、及时的信息可以使企业获得新的价值、商机和管理模式等等,所以供应链的管理肯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某种角度来讲,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会直接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3)与合适的伙伴发展长期合作关系。

在整个建筑供应链上,企业间都是供需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条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企业间相互合作,也会有竞争,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才会使得供应链管理得以发挥作用。一体化的运营必须拥有多家企业分工协作,不仅是每个企业内部,多家企业之间必须协同合作。

参考文献

[1] 宫孟飞,冯婧,王永军.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发展趋势预测[J],建筑设计管理,2008.

[2] 张素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与选择[J].中国工程咨询,2010.

[3] 刘振元,王红卫,余明晖.供应链研究的新领域—工程供应链管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

[4] 王国贤,陆惠民.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9.

[5] 龙爱翔,吴迎学.工程建筑业供应链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06.

上一篇:水轮机转轮上冠ZG0Cr13Ni4Mo铸件焊补工艺 下一篇:油井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