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时间:2022-02-15 09:36:03

论现代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传播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对1990年以后《中国妇女》杂志中的女性形象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分析。概括出新世纪女性形象的复合性特点,社会系统的复杂化与简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女性形象 《中国妇女》 形象生产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传统对女性形象的分析。主要是围绕媒介与性别做研究。但是,研究成果多围绕电视、广告和报纸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权威妇女杂志的专门论述和研究并不多见,且研究多倾向于用理性思辨的方法,描述和评价远远超过实证研究,缺乏具体数据的支撑。本文试图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权威妇女杂志《中国妇女》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来尝试探讨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女性形象的原因。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所选样本的分析主要是按照八项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分别是年龄、城乡、文化程度、行业、职业、婚姻、劳模状况、品质。在实际操作时,为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了事先随机抽样杂志年份。主要选择了1990~2007年17年内《中国妇女》24期中的273个人物,资料分析与统计是采用SPSS专业软件进行分析的。《中国妇女》杂志女性形象的变化特点

从传统走向中性再到复杂化的形象是女性形象的变化轨迹。从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轨迹,在杂志中,传统的女性形象比例有一定的复苏,但仍然不是主流形象,而中性化的女性形象比例大幅度降低,渐渐地退出了主流形象,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化、多元化的女性形象逐渐占到了主要的位置。

《中国妇女》杂志是主流媒体,富有社会舆论与女性形象的引导责任,倡导当前的主流价值观,更多的兼容并蓄是其主要的责任,面对传统文化、原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商业文化所造成的女性形象的冲突,中国妇女杂志在选择女性形象时明显可以看出调和的色彩,杂志本身更多地塑造出妇女自身对于社会紧张与多元的包容性,更多的是希望出现能够包容现代与传统、理想与现实、家庭与事业,包容多种相互矛盾的美德的现代女性,女性形象呈现复杂化的趋势。

兼顾家庭事业、融合传统现代是女性形象的主要特点。进入到2000年后,既有个人成就同时又兼顾家庭与传统美德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复合型的比重从最初的7.5%增加到44.60%。

杂志中的家庭与事业兼具型女性在工作上,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强的意志进取创新,从而拥有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她们不可能完全摆脱固有的婚姻观,行为偏向传统。和谐的家庭不仅是男性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女性美满生活的源泉。她们能够比较成功地解决家庭和事业的轻重问题,不至于导致两者矛盾的出现。

调和冲突是《中国妇女》的主要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的女性形象虽然占到了一定的比例,但从整体比例上看,从1990到2007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期杂志里出现不同类型女性的比例在大幅度增加,2007年一年中出现比例达到83.3%,同时出现矛盾女性形象的比例增加,2007年一年中出现比例达到2222%。在《中国妇女》女性形象中,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期杂志中同时刊登多种不同的形象,往往在一期中既有个性化的形象,同时也有传统的形象;既有复合型的女性,也有单一女强人类型,同时还有单纯的家庭女性。在价值观上,《中国妇女》似乎在努力调整各种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在女性形象上的体现,以期调和女性形象多元化后所造成的价值混乱与形象模糊。

《中国妇女》杂志女性形象复杂化的原因

现代媒介复杂化再生产所导致的女性形象的复杂化。在过去的传播条件下,文化由既定的文化特质按照每个社会、民族自身的特性,以独有的文化模式组合成稳定的文化体系,体系脉络较为清晰,对于某一类形象的塑造,总是同价值目标、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相互统一,形象能够反映出社会统一的需求。

现代传播使得文化以一种非叙事线性模式来组成文化,以“拼画”的方式将不同全球性的文化特质以非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原有的不同文化界限之中的文化特质,以任意组合的方式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多种不同的女性的理想形象往往出现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媒体之上。加上传统文化、原有社会主义文化、商业文化的共同影响,女性的形象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媒体中往往表现出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形象,无论是作为主流观念还是事实上的主体形象,无论是媒介反映的现实多元形象还是理想化将女性矛盾内化于女性-自身。现代媒介为女性形象提供的_是没有终极意义系统的或者说是意义系统混乱的理想目标,女性形象所依赖的媒体视野已经变得混乱不堪。

现代媒介对于复杂系统的简化导致女性形象的内在紧张。面对现代媒介对于社会空间的过度介入所导致的女性形象的混乱,社会系统自身为了维系生存与运作。对于复杂化的形象必须进行可选择的简化程序。将复杂性简化到可以控制的且不妨碍系统生存和发展的程度。化约复杂性是系统透过外来信息的筛拣和内在建构调整,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维持某种定量的复杂性比率,把系统界定为“在一个超级复杂的世界中。较为不复杂的岛屿”。

在《中国妇女》这样的主流媒体中,其降低复杂化的策略是包容,以期能够控制混乱的女性形象对于系统整体运行的损害,其对于所有矛盾信息的筛拣与内在建构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商业与个性结合、事业与家庭结合,通过调和主义的策略运用,为人们提供清晰的学习范本。

在具体运用中这种简化表现为:矛盾容纳于女性自身,爱岗敬业、进取创新、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理智、独立、勇敢、果断、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热心、慈爱、温柔、细腻等多种理想的价值观念往往作为对女性的共同要求。换句话说,对于女性的要求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上去,既要女性能够在事业上独当一面;同时又要承担家庭的主要责任,要女性做到传统与现代的高度和谐的结合体。因此,《中国妇女》在现实中就更加以找到这样全能型的女性作为目标,将多种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念容纳于同一理想形象中。这是一种对于商业化媒体女性形象塑造反思后的策略行动。《中国妇女》在选择理想的女性形象时;为了将复杂的社会现实形象简化并被接受,总想兼顾传统与现代、家庭与事业、集体与个体等多个矛盾冲突要素,其形象的塑造也是充满着内在的张力与紧张的:这种形象无疑将各种矛盾的社会形象统一在理想的现代女性身上,强调多元的女性形象在个体上的统一,强调内在矛盾由女性自身来化解,提供了相互矛盾的、理想化色彩浓厚的复合女性特征。

《中国妇女》女性形象生产的现代性困局

这种复合女性的塑造一方面是抵触商业化女性的消费形象,另一方面也想同传统做有效的联结,这是不得不做的对于复杂化女性形象的简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清楚地标示社会价值观的主要导向,维系社会系统的平衡,化约环境的复杂性。

然而。理想中的兼顾传统与现代、家庭与事业的理想女性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现实中的女性比照这种形象时,往往发现理想中的形象在现实中存在于不同人的身上,多元形象往往难以集中于一人。现代媒介更多的是想让女性自身来承担所谓的“完美”,媒介也更多地塑造出媒介世界中理想的人格与形象。现实中女性面对这样的女性形象时,既面对商业文化的诱惑,同时又感叹着这种形象塑造的不易。女性在赢对女性形象概念多元的时候,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选择的无助与心态的焦虑。

现代媒介在应对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系统变化时,更趋向于采取包容的策略,这种包容不仅在时间维度上面向历史、现实、未来,还在实践上容纳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面向的冲突,透过这一时期《中国妇女》杂志的形象塑造策略,不难发现作为使社会系统环境复杂化的大众媒体,在采取简化策略。透过外来信息的筛拣和内在建构的调整,力图把系统界定为“在一个超级复杂的世界中,较为不复杂的岛屿”的过程中。塑造的符号与形象却充满了内在的紧张与冲突,这种形象看似清楚,实际却模糊且不可操作,更多的以弹性形象容纳矛盾,这也反映出媒介面对复杂社会时的矛盾状态,总之,现代社会的形象塑造必须时刻面对不确定性与可能性,总是需要适度弹性来容纳时代的矛盾,更多需要抽象的完美形象来实现这种包容。然而,这种完美主义的内在冲突的形象生产究竟是解放女性还是在更高层次上压制了女性?媒介在不断重新塑造社会系统的过程中,究竟是在不断复杂化与简化的辩证运动中破坏了社会还是保护了社会,这都需要进一步的反思与讨论。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新闻批评的新视角 下一篇:3G网络技术教育功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