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绽放

时间:2022-02-15 09:56:54

让美丽的思维之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绽放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有的教师活动多、点名多、提问多的现象,表面看来,课堂活跃了许多,可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有背于新课标的理念,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成为点燃学生思维和探索火花的导火索,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要求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究”需要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信息,设法解决问题。

培养质疑的习惯,并不是在学生得出结论后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么简单。由于小学生数学思维中本就有合理推理的特征,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与教材一致的结论时,教师再问为什么,只能使学生把过程重复一遍,而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所以要注意引导的方法。比如,有时可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入手,把握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有时学生的思维会出现“卡壳”现象,此时让学生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可以采用多举反例的方式。反例既可以由学生举,也可以由教师举,再引导学生思考。

最重要的还是点拨学生的思维动机,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动机。

二、创设自由的空间

1.创设广阔的内容空间。要使学生对文本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所获得的信息不同,鼓励不断质疑,允许有不同意见,畅所欲言。在课堂上争论,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是大有裨益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的教学问题,可以促进教学预设的顺利完成,有助于学习结果的迁移,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思维活动直接指向问题解决,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主张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要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自主探究,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应该充分让学生说,对于确切唯一的教学结论,就没必要再让学生去创造。因此,数学课堂上的“创新思维”不是每个内容和时段都能用的,应该有个内容的广度。

不过,对课堂中生成的广阔内容并非一视同仁,必须要作出取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教学中可以活化教材中的主题图,促进他们进入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

2.引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生活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引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实际问题,更能使学生看到数学的作用,也更能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3.保障足够的学习时间。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一定的时间。如果时间没法保障,有的学生可能才进入状态,有的才想了一部分,有的发现问题却没时间思考等,使这一教学步骤不能落实到课堂中,成为一种形式,来去匆匆,走过场而已。因此,在课前的预设中就应把充分的时间和应对措施准备好,这样才会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好,引导好,做到临阵不乱。

三、讲究处理问题的方法

认真对待学生每一次解答。解题代表一种思路,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完善,所以对于另类的或结果不一的回答马上否决是不对的,发现其亮点应该及时肯定或表扬,有时可以激励学生,让他们碰出创新的思维火花。对于不是之处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补充思维的漏洞。教师应该在引导方法上做出更好的反应和改进。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常常出现少数人的声音。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对少数学生的声音不是以“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讨论”来搪塞,就是用“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来敷衍,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就这样与我们失之交臂。其实这种声音正是学生思维的真实暴露,如果是正确的,正好不就完善了丰富了我们的预设,提高了学生认知的平台,增添了教学的亮点。如果是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从中我们更能获得一些重要的教学信息,成为调整教学思路的重要依据。

不同学生由于知识基础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其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建构也常常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理解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了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尊重变成了放纵,开放演变成放开,自主演绎成随意,理解也异化为无原则的苟同。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应只是简单地判断对错,要引领学生走出迷茫,寻找正确的结论,再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审视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这个丰富多彩、充满疑问,有时连问题和答案也没有的不确定世界里生存的本领。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浅谈对学生写作个性化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