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时间:2022-07-22 08:40:2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很有必要。目前各国实施环境教育有以下两种方式:设置环保教育课、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阶段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关键时期

无论是从生理发育还是从心理的发展来看,小学都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孩子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今后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

2.语文课堂是培养一个人意识的基础

语文作为小学的主要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意识的基础,正确的意识有利于客观世界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好多文学作品也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孩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现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其中的一方面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生态问题也频频出现。像最近爆发的H7N9禽流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的结果。应该从孩子做起,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环保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二、环境教育和渗透式教育的内涵之间的关系

渗透式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而环保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简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而产生的。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扰使得环境教育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保保护意识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近年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还是有很多学校不能完全贯彻这一精神,尤其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这对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途径

1.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环保文章的支持

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工作,多加入一些有意义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章,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切实感受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2.语文老师要负起责任加强环保教育

俗话说:“种不好庄稼是一季子,但是教不好孩子确是一辈子。”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重大影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将来的影响,努力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影响生态环境和谐的例子,向学生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怎样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要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事,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学校要积极组织一些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地组织一些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分享经验,把活动的感受写下来,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4.语文老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写环境保护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一般都很简单,因此,老师要给学生有益的指导,让学生写自己对环境的真实感受以及对环境发展的美好期待。比如让学生写《假如我是一棵大树》,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当前山林毁坏严重、森林火灾繁多、人们为谋私利乱砍滥伐等现象入手,道出大树希望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友好对待的道理。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以前的天空是蓝蓝的,现在的天空是灰蒙蒙的;以前水是清澈透底的,现在水里很少有鱼虾。还有一些白色污染几千年都腐烂不掉。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意识。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肩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使命,要充分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润物细无声地对孩子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益人才。

上一篇: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的方法 下一篇:怎样开发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