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在痤疮治疗中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2-15 08:26:04

中医疗法在痤疮治疗中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寻常痤疮患者内服清肺利湿解毒中药方治疗7周,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并观察80例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外周血中睾酮(T)、孕酮(PRG)、催乳素(PRL)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31例,治愈率38.75%,显效39例,显效率48.75%,有效69例,有效率86.25%,无不良反应。其中女性患者PRL、T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清肺利湿解毒方药对治疗寻常痤疮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其可以通过性激素调节实现痤疮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疗法;寻常痤疮;血清性激素;清肺利湿解毒方药

皮肤科中的常见病之一就是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肺风等,主要症状为红色丘疹,有较多油脂分泌。临床上一些痤疮的治疗十分棘手。我院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在中医疗法理念下采用清肺利湿解毒方药进行痤疮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9~37岁,平均(24.26±3.42)岁,病程7d~9年,平均(3.86±2.8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湿热蕴毒证与西医I~III度寻常痤疮诊断标准,无免疫疾病与内脏系统疾病,近期未服用免疫调节类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排除药物及化学物质诱发的痤疮与IV度痤疮。

1.2 治疗方法 80例患者均服用清肺利湿解毒方(金银花、茯苓皮、厚朴、生地、黄岑、生石膏)加减治疗,每天1剂,早晚分服,7周为1个疗程。

1.3 安全性监测 对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如腹泻、腹痛、头痛、恶心等。[1]对不良症状、发病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药物相关性以及处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并治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

1.4 检查方法与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外周血中睾酮(T)、孕酮(PRG)、催乳素(PRL)。受试者与上午8~9时取肘静脉血5mL,将血清分离放置低温冰箱待测。女性受试者于月经第3天上午8~9时抽取。[2]采用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操作方法依据药盒说明进行。检测仪为型号MPC-1的微孔板单光子计数仪。

1.5 疗效判定 临床痊愈:皮损消退>95%或症状消失,仅有少量色素沉着;显效:大部皮损消退>70%,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损消退>50%,症状得到改善;无效:皮损消退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行t检验,P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与不良反应 临床治愈31例,治愈率38.75%,显效39例,显效率48.75%,有效69例,有效率86.2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经临床安全检测与实验室监测未出现异常反应。

2.2 血清性激素测定结果 36例男性患者5项血清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44例女性患者PRL、T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见表2。

表1 男性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表2 女性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3 讨论

寻常型痤疮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粉刺、肺风”,回顾文献可知导致痤疮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肺胃蕴热、饮食不节,复感风邪而致病,其关键病机为热火。本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发现,痤疮发病与脾湿、肺热有密切的关系,并且与冲任失调、肝郁气滞及肾阴不足等有关。[4]本科认为,因七情内伤或过食膏粱厚味而伤及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调、湿热内蕴而积毒,循胃肺上蒸于面而成痤疮。因此,在治疗痤疮时主要强调清肺解毒利湿,因而本科形成了治疗痤疮效果显著的清肺解毒利湿中药方,其中生石膏、桑叶、黄岑有清肺胃热之功效;生地养阴清热;厚朴、茯苓皮、车前子、陈皮等健脾利湿;白花蛇舌、连翘、金银花等可久病兼瘀、解毒消痈;白芷、丹参等有活血通络之效。[5]诸药合用在治疗痤疮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痤疮是由多用因素导致的皮肤病,该疾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其发病机制多与饮食习惯、免疫学因素、毛囊皮脂腺角化异常、雄激素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雄激素。[6]研究发现,皮脂腺由于本身对雄激素的敏感度提高,会造成皮肤组织中的双氢睾酮增加,这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在本次研究中,对80例正常性痤疮患者采用清肺利湿解毒方治疗前后的血清性激素检测结果可知,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中睾酮水平都有所降低,尤其是女性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对比更加显著(P

综上所述,清肺利湿解毒中药方不但能够有效降低痤疮皮损,还能够对性激素尤其是雄性激素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实现防治结合、降低复发的目的,但其作用机制与远期的疗效仍然需要更深层次的实验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雁,蔡建伟.中药及针灸在痤疮治疗中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0,02:66-67.

[2]于中蛟,李保强,薛承岩,邢恩鸿,陆洁,段昕所,孙立新.丹参酮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9,02:149-150.

[3]王俊志,肖明辉,张海龙.凉血解毒丸对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2,02:54-55.

[4]朱萍萍,陈力.中药在痤疮治疗中调节性激素水平的研究概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04:265-267.

[5]黄善聪,陈力.血清性激素水平对痤疮发病的影响及治疗[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169-171.

[6]林欢儿,王柳均,陈志峰.消痤颗粒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06:389-390.

上一篇: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五苓散加减治疗阳虚浊盛型眩晕症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