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改革在当前教学模式下的运用

时间:2022-02-14 07:09:39

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改革在当前教学模式下的运用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汽车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售后服务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与服务和营销有关的专业课,课程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汽车的售后服务管理。传统教育模式下,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在当前教育模式下,要加强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的改革。本文将在分析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的基础上,探究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改革在当前教育模式下的运用。

【关键词】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改革;运用

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是一门和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重点是根据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管理方法和服务意识。对于这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求,必须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对汽车配件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从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1 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由于它本身专业的特殊性,因此,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两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1.1 校内教学模式

在校内教学模式中,老师根据教学任务,把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确定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和熟悉本行业的发展需求和趋势,掌握基本的行业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对学生布置一些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选择要以“真实业务”为基本的原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能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能得到锻炼,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比如:老师可以根据真实的业务,给学生设计”某品牌销售店的汽车零配件采购业务“,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此项目进行模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2 企业教学模式

企业教学模式是校内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校内教学模式是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而企业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为主。在企业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为学生建立实训基地,有计划的开展实训项目。在企业见习的过程中,企业的指导老师依托企业的场地、设备等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对学生进行汽车配件仓储管理、订货管理等内容的教育,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3梯2步”教学方法的创新

“3梯2步”的教学方法是指三个教学梯度和两个教学步骤,具体说来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学”,教师后“验”;学生先“疑”,教师后“释”;学生先“生”,教师后“成”。在次教学过程中,老师更注重的是教学的流程,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承,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流程的设置往往遵循了一定的教学规律,每一环节都是下一环节的基础和前提,各环节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层层跃升。

2.2 情境教学法的创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以学为主,但是不能忽视老师的指导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答疑解惑。情景教学法的开展要和“3梯2步”的教学方法相融合,这样做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当汽车配件管理中的真正管理者,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亲身体验。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3 “3校2企”式的服务模式

在这种“3校2企”式的服务模式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并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对那些实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企业也可以适当放宽条件,为学生的就业开启便捷通道。

在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中,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基地、各种实训设备和指导老师等,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对此,学校也应当对企业予以回报。比如:学校可以作为企业的新人入职培训和老员工再培训基地,为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与汽车零配件管理有关的课程,增加企业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此外,学校还可以对行业的资格认证进行相关的行业认证式教学。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互为补充,达到双赢的效果。

4 结语

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是一门和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对于这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需求,必须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对汽车配件管理课程进行改革,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从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管理方法和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范茜,崔爽,曲雪苓.”3+2“教学模式下的《汽车零配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交流平台・实战案例,2011(141).

[2]吕玫.《汽车技术基础Ⅱ》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3]陆向华,郑超文.加盟“汽车营销人才培养产学研创新联盟”构建汽车营销专业特色[J]. 交通职业教育.2011(01).

[4]关菲明,郑超文.汽车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初探[J].交通职业教育.2010(02).

[5]童孟曦.“奶酪”何以缺损:浅析我国汽车后市场的问题与对策[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4(01).

上一篇:隐性课程理论下的高职班级建设初探 下一篇: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