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02-14 04:30:54

浅谈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为了满足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提高。其中山区地理的特殊性决定对其公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本篇论文就是针对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的措施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山区公路 路基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4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096-01

山区路基是山区公路工程的主要内容,其直接决定山区公路工程的质量。由于山区地理形势的复杂多变,路基施工存在高陡坡路堤多,半填半挖路基多,填挖变化频繁等困难,对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造成公路路基沉降、路面结构破坏的结果,施工单位不断提升路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水平。

一、 技术要点浅析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要对原有的地基进行考察,为了配合施工图纸的设计方案,应在地基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专业改造,例如砍树、挖根、清表等措施,面对软土层应对其进行软基处理,例如换填、抛石挤淤、碎石桩等,从而为施工创建良好的环境基础。路基施工前应全面熟悉理解施工图纸,对相关数据做实地考察,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并根据现场路况和设计要求科学调配土石方比例方案和设计具体施工的各个环节。施工前也应按照国家对公路施工的相关标准对施工仪器、施工材料和路基结构等方面进行考核。同时也要修建施工便道,便于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的顺利出入。除此之外还要对路基填料进行试验,得出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CBR等试验结果,从而选择恰当的施工机械。

2. 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一般采取分层、分段的填筑方案,当地基纵坡度超过12%或横坡度超过1:5时,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需建立台阶。同水平的路基应选择同一种填料,并且每一层的填筑层压实后的厚度应高于50cm,而最后一层的路基厚度应大于10cm。土质路堤为了呈现较好压实效果,应严格控制路基填料的含水量,根据土质的不同,选取其含水量最佳时进行碾压;填石路堤的路基填料的颗粒应控制在50cm之内,并且其厚度的填充不易超过该层厚度的三分之二。路床底面以下40cm的空间范围内填料颗粒的直径应控制在150cm的范围内,路床的填料颗粒的直径应控制在10cm的范围内。二级或二级以上的公路路基应注意分层压实。填石路基压实工序中应选取大于18t的压路机进行压实。每一层中实验路段的沉降差参数作为路基压实质量参考指标之一;土石混填路基是硬质石料和天然土质混合的填料,压实后中硬大料的厚度应控制在层厚的三分之二,不允许混填,必须分层压实,压实机械应选择大于18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其中大料应与填料充分混合,大石料空隙处以小石料、土或石渣进行填充。试验路段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考数据作为衡量压实质量的指标之一。

3. 路基半挖半填施工

路基半挖半填的工程中容易出现侧向滑动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当填方坡度较大时施工方一般都会设置内倾台阶,当填方坡度不大时应在施工前清理表层松散的土质,然后再分层建立台阶,台阶的高度应超过2cm,根据需要可以适当的增加坡脚的台阶宽度;当边坡的倾斜度教高,坡脚延伸较远时,应采用浆切片石矮挡墙护脚,同时基地填方处也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建立台阶;设计图纸为了加大路基的稳定性应要求,对于边坡陡,坡脚延伸段的坡段应建立重力式挡土墙,该施工也应按照上述的要求进行施工,台后填土应按照台北回填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并且应在泄水孔的周围建立反滤层,从而防止泄水孔堵塞;为了防止填挖边界处出现裂纹,需在结合处建立土工格栅,该工程设计要求拉直平顺和紧贴下承层;同时还要设立排水工程等。

4. 路基挖方施工

路基挖方施工需根据地基的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来设计施工方案,不得乱挖超挖,禁止掏底开挖。土方路基应从上自下进行开挖,挖方施工中应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注意开挖的范围应该距边界预留一定的宽度。当挖方深度小的短路采取横挖法,对于深度大的短路采取纵向分层开挖发,同时要注意每开发2―3米都需对边坡进行修正,从而维护边皮达的稳定性。开挖机械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进度、数量进行选择;石方路基开挖应采取爆破的方法进行开挖。

二、 质量控制要点

1. 边界处理

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边界处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填前地基处理、填中周边处理和填前排水处理。因为填料与原有的地质结构和承载能力各不相同,若不进行填前处理沉降差很容易超出许可范围。填前地基处理首先是对地基进行勘查,若地基的土质稳定,则需要对地表的疏松土层进行简单的处理,若存在软土层,则需采取换填、抛石挤淤或碎石桩等处理措施;填中周边处理是因为山区道路的不规则性,对于沟谷类地形进行专业处理,使填方体与周边地形紧密结合。周边处理施工是有效控制质量的环节之一,但是有常常被人们忽略;填前排水处理因为山区道路多存在凹凸处,存有一定的积水,而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压实工程的质量,即路基工程长期受到水的侵蚀,其承载能力和沉降差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甚至造成填方体滑移的现象。地表水处理方案包括填筑区外沿路线纵向挖坑截水,建立边沟引水或临时横向排水通道;地下水处理方案包括纵向渗沟、横向盲沟铺垫反滤层排水等方案。这些排水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施工期间的而设置的工程,同时也要保证该工程的质量和长期使用寿命。

2.压实质量的控制

土质压实效果的影响因素包含多个方面。一是含水量的控制,根据科学依据,不同的土质具有不同的最佳含水值压实前应对其含水量进行测量,若是不符合规定范围,应采取专业措施,从而保证土质压实效果;二是不同土质的影响力。选择不同的压路机碾压不同土质,获取最佳的压实效果。振动压路机碾压砂砾土效果最佳,羊足碾压机碾压粘性土壤的效果最佳;三是确定最佳碾压遍数。对实验道路进行碾压遍数的实验,确定最佳效果的压实遍数;四是压实机的配置选择和均匀性。压实机根据施工进度、质量要求、压实厚度、施工范围和土质类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压实机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碾压,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区公路由于复杂多变的地理形势,其路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技术和质量方面对山区路基施工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山区路基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章守贵.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与监测[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4).

[2] 梁朝献.浅谈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8).

[3] 周园.浅谈山区公路路基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2012(32)

[4] 翟文静.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1).

上一篇:浅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煤矿电力系统智能控制单元的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