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负泥虫发生与气象因素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2-13 08:58:05

水稻负泥虫发生与气象因素的相关研究

摘要 利用积分回归法,分析了通化市水稻负泥虫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水稻负泥虫发生量与气象因素的回归方程式,根据此方程式并利用当年的气象数据来预测当年虫害发生的轻重。

关键词 水稻负泥虫;气象因素;相关系数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44-02

水稻负泥虫(Lema oryzae)属于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成幼虫均取食叶肉,仅留下透明表皮,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整株死亡,植株受害后表现为生育迟缓,植株低矮,分蘖减少,一般可造成减产5%~10%,严重时减产可达20%[1-2]。近年来,随着气象条件的不断变化,水稻负泥虫发生的数量年度间波动幅度较大,并且危害水稻的时间逐渐延长,各地区的发生情况也不尽相同。为了明确水稻负泥虫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长达7年的定点观测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调查分析方法

1.1 水稻负泥虫的调查

于2004—2010年每年的6月26日在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田试验田内固定调查地块、固定调查点对水稻负泥虫的发生量进行调查。每年水稻于5月25日插秧,管理措施与当地生产相同。

1.2 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梅河口市气象局(距海龙20 km)连续7年的观测资料,对5月21日至6月30日的逐候平均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进行相关分析,并采用积分回归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水稻负泥虫发生量的影响,建立回归方程式[1]。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负泥虫与气象因素的相关系数分析

根据连续7年的田间调查结果,水稻负泥虫发生量年度间变化较大,其中2005、2006年水稻负泥虫发生最为严重,而2009、2007、2004年为轻度发生年份,由此说明水稻负泥虫的发生年度间变化规律不明显。气象指标每年5月21日至6月30日以候为单位划分为8个时段,将2004—2010年各候的平均温度、日照时数总和、降水量总和、平均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与水稻负泥虫的发生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各时段的相关系数,具体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每年5月21日至6月10日的日平均温度与水稻负泥虫发生量呈负相关,6月11—30日呈正相关,在6月21—25日达极显著,说明前期低温、后期高温有利于水稻负泥虫的发生,特别是6月21—25日的温度高低对其影响最大。水稻负泥虫与降水量的关系呈波动状态,在6月21—25日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6月26—30日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6月21—30日的降水量对水稻负泥虫发生起重要作用。日照时数对水稻负泥虫发生影响呈波浪状,在5月26日至6月5日呈显著负相关,在6月21—25日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其他时段的影响都不显著。相对湿度与水稻负泥虫的发生在6月21—25日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其他时段的影响都不显著。由此说明,每年6月21—30日的气象因素对水稻负泥虫发生起决定作用。

2.2 水稻负泥虫发生量与气象因素的积分回归分析

2.3 水稻负泥虫发生量预测方程

在相关系数和积分回归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气象因素与水稻负泥虫发生量模拟预测方程:

Y=150.068 2-3.390 9X1-0.306 4X2-0.120 6X3+0.321 8X4-1.165 0X5(R=0.999 8,F=587.554 3)

式中:X1:5月26—31日的温度平均值,X2:6月6—10日的降雨量,X3:6月6—10日的相对湿度,X4:6月11—15日的相对湿度,X5:6月21—25日的相对湿度。

可以根据上面5个时期当年的气象数据带入上面的模拟方程进行当年负泥虫虫量预测预报。

3 结论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认为,通化市水稻负泥虫的发生主要受气象因素特别是平均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的影响,尤其以每年的6月21—25日影响最大,可以根据主要时期的气象资料预测水稻负泥虫的发生数量,及时发出虫量测报,指导农民进行合理的防治[6]。

4 参考文献

[1] 宋继娟,柳金来,滕文星,等.大豆百粒重与气象要素之间关系的初步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0(2):31-34.

[2] 华南农学院.农业昆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3] 魏淑秋.农业气象统计[M].福州:福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林志伟,王丽艳,杨凤军.寒地稻田水稻负泥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0(3):16-18.

[5] 周柏明,孟祥伟,柳金来,等.水稻潜叶蝇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吉林农业科学,2005(1):35-37.

[6] 朱莹,王丽艳,于磊,等.温度对水稻负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2):25-27.

上一篇:白湖麦茬机插稻田鸭舌草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下一篇:无公害农药科学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