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2-12 01:22:52

简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虽然新课改已推行很久了,但高中的教学依然是为高考服务的,为了提高高考成绩,目前高中学生基本上还是在教师的指挥下被动学习,个人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自主学习自然就成了当前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在联系实际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原因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对自主学习的一些认识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按照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论证了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51

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重在启发和引导学生,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和组织各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强调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也就是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是当前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之一。所谓自主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适当的环境下能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成为积极地、主动地获取知识的探索者,以达到高效的学习。它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和交流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改变了过去强调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要求学校教育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有效地提高高考成绩。因此,在这一动机下,学生在有着丰富高考备考经验的教师的指挥下,完全按照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并不断地重复、训练,以保障考试成绩。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缺乏兴趣和内在积极性,谈不上自主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被急功近利地培养成了考试的机器,学习兴趣受到严重地抑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受到了严重挫伤。一个班里面往往只有少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对政治课兴趣浓厚,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学习成绩好,有明确的高考目标的,他们能够自觉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合理有效的利用课外时间;关心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有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而大部分的学生对政治课兴趣一般,他们属于成绩一般或较好的学生,被动选择文科。能够在教师、家长的管理和监督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状况一般,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违背了素质教育要求,危害是极大的,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长久的。

那么,要培养和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政治的能力,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展开教学呢?

二、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

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所以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要自我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既然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就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设计师、引导者和参与者;重新思考学生的角色,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学习和体验,让他们有机会体验、探索、理解、运用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要轻易铺垫,不轻易讲解,不轻易暗示,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发现新知。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总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尤其是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应作为评价的重点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去开发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要开发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情感教育不是简单地提要求,讲道理,而是渗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所以,教师就要创设合理、生动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开展紧张而又活泼的认知活动,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信心。如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观看香港、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历史的瞬间庄严的场面,令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祖国的日益强大,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客观环境的作用下,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这样,知识和觉悟目标在创设的课堂情景中轻轻松松地完成。学生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原来也是如此引人入胜的,无形中改变了以往所认为的思想政治课枯燥的想法,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产生喜欢上政治课的念头。

3. 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甚至提出相反的看法与结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尤其是对差生提出的问题,更应给予肯定,切不可指责与训斥。例如,学习“货币的职能”这一知识点时,学生联系实际曾提出了一些带有创新意识的问题:(1)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某些职能会不会消失,还能否产生新的职能?(2)现实生活中工资是用人民币来支付的,因而纸币是否具有支付的职能?(3)美元的世界货币的地位会不会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条件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提出表现了学生们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的热情。所以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放飞想象,敢于向教师发问,善于联系实际提出质疑,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开口,积极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思想。在质疑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尤其是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要启发暗示,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与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与主动参与性。

4.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加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有一道题:你去餐厅就餐后买单,餐厅经理说少算一点钱就不给开发票了,你该怎么办?”笔者安排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到台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不妥当的地方又发挥大家的力量集思广益,帮他想办法既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防止经营者偷税漏税。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自主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培养。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来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兴趣、素养并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来,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实际,达到课改的目标。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第二中学 536000)

上一篇: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下一篇:选取高中物理必修课内容的模糊定量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