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小区游泳池水循环系统设计及水质问题分析

时间:2022-02-09 12:36:03

浅谈住宅小区游泳池水循环系统设计及水质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泳已经成为了一项群众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因此,住宅小区游泳池也成为了人们游泳的主要地点。但是,在游泳过程中,由于人群混杂,很容易传播疾病,池水的卫生状况就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本文从住宅小区游泳池水循环系统设计及水质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利依据。

关键词 游泳池 水循环系统 水质 住宅小区 消毒

分类号:TP315

一、住宅小区游泳池水循环系统设计

1、循环方式的选择

鉴于定期供水方式卫生条件差等缺点及直流供水方式受水源的限制,一般住宅小区游泳池都会采用循环过滤方式来供水。同时,也设置独立的水净化设备,将使用过的池水抽出一部分经净化和消毒后再送回游泳池里循环使用。目前,游泳池供水的循环方式主要有升流式、顺流式和混合式三种,每一种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采用升流式供水的做法是池底进水,池顶周边溢水,其根本目的是使漂流物能够较快溢出水面。在采用该方式的时候还要注意池水必须满溢,否则无法进行水处理,所以,必须要严格要求施工中的土建环节,保持池顶边上表面,都在同一高程上,否则将会造成溢流出水的不均匀。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通常采取的办法就是加大循环流量,但是这种做法又浪费了能量。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池底进水口的面积与池底的面积比相差悬殊,池水的平均上升速度很小,除进水口处水流是自下而上外,周围的水流都是自上而下的回流,沉淀照样进行,故池底还是易积污;顺流式的做法是浅水端池壁进水、深水端池底回水,泳池中沉淀物能顺利排出池外进入过滤器,避免了新、旧水的过度掺合,增加了过滤器的除污能力,确保了出水质量,但需要人工打捞水面漂流物;而混合式是综合了上述二种循环方式,回水从池底回40%,表面溢流回水占60%,这种循环方式配水均匀,池底不积污,但该方式施工难度较大,造价也高,一般只有需要承接重大比赛项目的游泳场馆才会采用,小区游泳池不会采用。

2、循环水泵及过滤设备的选择

系统处理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循环周期和循环流量决定的,同时也决定着总造价的高低和运行费用的多少,所以游泳池在设计中要注意用变换循环流量的办法来适应由于季节、游泳池池水水质变化对流量的影响。一般在冬季,要运行1~2台泵,春秋季运行2~3台泵,夏季运行3~4台泵。循环水泵与过滤设备的反冲洗水泵合用,并以反冲洗的要求来校核。循环水泵基础设型橡胶剪切隔振器;进水管道设可曲挠管道橡胶伸缩接头,以减小水锤冲击和水泵振动产生噪声。 此外,为了便于游泳池的维修,还应该在进出水管道上设一个控制阀门。

二、住宅小区游泳池的水质问题

1、游泳池的水质标准

游泳池的池水与人体直接接触,这样就极有可能成为疾病的传染源。所以,各国对泳池水质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我国,游泳池初次充水和补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游泳池水质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GB9667―1966中关于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

2、游泳池水质恶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影响

对游泳池水消毒杀菌是十分必须,其目的就是要防止水质恶化而危害人体健康。我们可以将游泳池水质恶化的表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池水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并有病原微生物增殖的可能性。经过检测得出了这样的结果,随着游泳人次的增加,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也不断增多,同时也加重了HBsAg(乙肝表面抗原)的污染。

第二,有机物负荷的增加,并在加氯消毒时形成卤代烃。经过检测发现,在游泳高峰的季节,住宅小区的完全换水式游泳池使用一周后,就会导致COD、尿素、氯仿等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如果水样中尿素偏高,那么就意味着游泳者皮肤物质脱落得较多,同时游泳池中有较多游泳者在池中小便。

第三,悬浮物和溶解物的增加,滋长藻类,都会增加池水浑浊度,使人厌恶

夏季是各类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病菌可通过游泳池进行传播。由于泳池水不清洁,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危害,为常见的是感染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此外还有游泳池热(亦称游泳池咽炎)、中耳炎。除此之外,还有因氯化消毒时投加过量消毒剂,致使游泳者感到眼睛、鼻腔有刺激感。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那么还将会引起人体腹泻和肠胃感染。

3、游泳池水杀菌消毒的具体处理方法

第一,消毒剂杀菌消毒

消毒剂可以选用液态氯、次氯酸盐、无机氯胺、有机氯胺、二氧化氯等。由于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容易生成次氯酸,并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它不仅嫩与细胞壁发生作用,并且由于分子小、是一个中性分子不带电荷, 由此可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表面, 容易穿过细胞膜进人细菌内部, 破坏细菌某种酶的系统, 使糖代谢失调而导致细菌死亡。消毒剂杀毒具有很多优点,如:杀菌谱广、杀菌效果可靠、毒性低、价格低廉。缺点为:不稳定、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有腐蚀性。

第二,臭氧杀菌消毒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 2.07 V,仅次于氟(2.5 V),其氧化能力高于氯(1.36 V)和二氧化氯(1.5 V),能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很快地扩散透进细胞内,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细胞、核糖核酸(RNA),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

另外,臭氧不同于次氯酸类消毒剂,它的杀菌能力不受pH 值变化和氨的影响,其杀菌能力比氯大 600~3000倍,它的灭菌、消毒作用几乎是瞬时发生的,

臭氧有很高的氧化能力,能迅速杀死水中的细菌、真菌、大肠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并能彻底氧化有机物,达到去色、除味、降低浊度的作用,改善水体指标,提高水体物化、生化指标,给人愉悦之感。

第三,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 UVC 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直接杀死水中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达到消毒的目的。由于紫外线消毒属于是瞬间消毒, 要杀毒必须要用经过紫外线的水才可以,紫外线消毒也需要用氯消毒加以补充。

三、参考文献

【1】王海燕、张克军《论游泳池水消毒处理技术》[J],《山东体育科技》2013年10期。

【2】田宁宁《住宅小区游泳池水循环系统的设计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张胜《对室外游泳池的应用领域分析》[J],《给水排水》2011年20期。

【4】李治国、王雪《游泳池水质消毒问题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9年06期。

上一篇:网站搜索SEO优化策略 下一篇: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