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高线公园设计中的背后推手

时间:2022-05-19 07:23:14

纽约高线公园设计中的背后推手

摘要:在自发组成的市民团体与城市政府的联手合作下,一座废弃的高架旧铁道竟然重生成为最受欢迎的城市公园,这其中除了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相互协作之外,纽约市的民众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高线公园的成功案例,不仅仅上是景观设计上的成功,更关键的原因是在于整个高线公园项目的各个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及公众价值的体现。公众从公园建设的前期到高线公园的后期管理,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线公园;公众参与;景观;公众价值

【分类号】TU986

1 得益于公众推力而保留基地的高线公园计划

1.1 公众推动下的废弃高架铁路的历史

在美国纽约,从1825年随着伊利运河的水运(Erie Canal)开始兴起,纽约市的经济增长也开始沿河发展。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产业革命后铁路运输慢慢成为当时最普遍的运输方式,1847年纽约市在曼哈顿区西边修建了街道级的货运铁路,但当时的铁路由于为平面式的运输,安全事故频发,甚至连第十大道(10th Avenue)也被人们冠以『死亡大道的称号。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纽约城市的快速膨胀及人口的迅速增长,交通问题十分严重,原有的货运铁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纽约市对于城市商品运输的需求了。在1929年,纽约市开始运作『西区改造工程(The West Side Improvement),其中就包括把货运铁路进行改造,采用部份高架部份地下的运输模式,这个『西区改造工程高架部份所留即为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 Park)的前身.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汽车货运的逐步兴起,高线慢慢的衰败下去,直至80年代被完全废弃了。在这段命运多踹的『高线铁路被废弃的20多年中,一直处于拆与不拆的争论中,几次面临被完全拆除。

1.2 社区性的公众组织介入高架基地的保留

1999年,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非盈利性组织──高线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诞生了,发起人是当地两位居民旅游作家约书亚・大卫(Joshua David)和手表商人罗伯特・哈蒙德(Robert Hammond)。

高线之友组织倡导保护高线并把高线开发成为对公众开放是我景观公园,为纽约市民服务,当时高架铁路的拥有者CSX Real Property急于处理手上这段不能盈利的高架铁路,也曾经提出过将高架铁路改造成为空中停车场或是建成广告板等想法。直到约书亚・大卫和罗伯特・哈蒙德发现一个名为『 Rail Banking的联邦法案:此法案规定当铁轨不能再使用时,任何民间团体,地方政府机关,都能和联邦铁路达成协议,利用现有的轨道用地作为公园或是其他公用用途。这是高线之友组织得以提出保存在利用高架铁轨的法律依据。

同时约书亚・大卫和罗伯特・哈蒙德通过评估专家对公园周边的土地建筑等进行估算,得出公园建设后,公园周边的地价能提升13%16%的经济效益。约书亚・大卫和罗伯特・哈蒙德所领导的高线之友组织以其『区域想象的概念成功说服了当时的纽约市市政府和市议会。

当时纽约市的市长为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在他成为纽约市的市长之前,彭博一直从事商业经营,他可以预见到高线公园建成之后的土地价值和对纽约市的民众影响,呼吁留住这段历史的高架铁路线,同时从自己的私人账户捐出200万美元来建设高线公园。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大卫和哈蒙德的高线之友组织,通过不断游说,高家公园还获得媒体大亨IAC总裁夫妇高达1500万美元的捐赠。为了推动高线公园项目,当时纽约具有影响力的人基本上都站出来为这座公园的开发实施出力。至此,通过公众组织高线之友和纽约市民的不断努力,纽约市的高线公园的第一期建设总算定了下来。

2 把公众参与融入纽约高线公园的设计中去

2.1 由纽约市市民决定的高线公园设计方案

高线之友组织在初期的时候负责统筹高架公园的规划设计,2003年1月至7月,来自36个国家的720个设计团队开始为纽约高线公园设计,设计竞赛从2004年3月至9月,最终从52个高线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案中选取了七个团队入围,这些设计团队也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其中包括景观设计师,园艺师,建筑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城市规划师,甚至还包括艺术家。最终从高线公园的七个设计方案甄选了4个方案,在2004年的夏天,这些关于高线公园的设计方案在纽约市的建筑中心公开供市民选择。公众完全可以参与到这座城市的建设中,为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

最终,由纽约市政府和纽约市的市民同“高线之友”等组织的共同选择下,原野设计事务所(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和迪勒・斯科菲帝欧+伦夫洛设计事务所(Diller Scofidio+Renfr)共同设计高线公园的第一部份项目。

2.2 高线公园设计方案中公共利益的考量

在高线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从开始的方案选择,公园的建设者就把公众的利益当做一个相当重要的考量。多个高线公园的设计方案的选择,确保了在公众的选择下,各个阶层的公共利益得到均衡,同时也确保了民众对于高线公园的支持。

高线公园的假设中,公众的参与是推动其项目落成的巨大助力。无论是景观的设计还是高线公园周边建筑的使用,最终的使用者还是纽约市的公众,因此公众对于项目的支持和满意也是高线公园开发成功的关键。

3 公众组织高线之友对于公园建成后的管理

3.1 丰富的公众参与性活动使市民得到更好的公园体验

高线公园建成后,公众组织高线之友就接过了高线公园的管理重担。同时成立了高线艺术委员会(High Line Art Commission),定期的在高线公园内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公众艺术活动,通过为纽约市的公共艺术家们提供支持和场地, 将大量的公共艺术引入高线公园。高线艺术委员会将具体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类型都公布在高线公园的官方网站上,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民众。公园的后期管理完全是一个公众组织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而进行的管理,公众在高线公园的参与性大大的增强了,高线之友的民众参与性考量,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给纽约市民,甚至全世界的游客一个独特的高线公园体验。

4 结语

相比于美国高线公园的公众参与,甚至是“主导”,国内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公众的参与程度不高常常是在公共项目的考量上,大多只是在的介入,在公共项目方案的评选和后期的运作上很难深入到公共项目的核心地带,自然就很难融入到项目中去。通过高线公园的案例,我们需要慢慢培养政府机关对于公众意见的看法和公众自发的在城市的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意愿,使公众真正的参与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上去。

参考文献:

[1] 杨春侠.悬浮在高架铁轨上的仿原生生态公园--纽约高线公园再开发及启示[M].上海城市规划,2010,1

[2] 何丹.更葱绿,更美好的纽约[M].国际城市规划,2011,(5)

上一篇:煤炭系统弧光接地问题探讨 下一篇:网站搜索SEO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