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一)

时间:2022-02-08 09:51:44

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一)

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电子政务系统通信和系统基础设施提供服务,它是保障各级政府业务系统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平台。统一、安全的网络基础平台建设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工程,也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支撑体系,它围绕着一站式服务框架将电子政务的各个子系统和零部件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统一政务网络平台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最重要和迫切的任务之一,其质量和建设的效率,关系到电子政务建设的全局。为此,需要考虑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在功能和性能上,要前瞻性地满足各项业务的需要,具有可扩展性。二是要准确界定内外网平台的边界和运行的主要业务。三是网络平台方案要认真研究和解决部门网络与地方网络的关系。

二、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

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是指依托完善的信息管理体制与服务制度,通过信息采集、交换和整合等手段,广泛开发各种资源数据,为领导和各级部门提供准确、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支持。特别是一些可以广泛共享并对国民经济、社会应用影响重大的数据库建设。

政府是社会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生产者、使用者和传送者,对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起着主导作用。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当务之急是建设好电子信息资源的基础数据库,因为信息资源数据库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信息资源数据系统的建设,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三、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系统

电子政务所用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信息应用、应用服务等,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企业和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

电子政务的业务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它主要包括G2G、G2B、G2C等模式下的政务应用系统以及协同工作与决策支持系统。

(1)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进入现代化行政管理、构建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基础架构。

(2)业务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和宏观经济管理系统,是我国电子政务结构的顶层,将对决策和稳定经济环境起到核心作用;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的建设是围绕政府收支的主线设计的,只有大力加强这些系统,才有可能保证增加政府收入,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和确保合理性,提高政府监管能力;金盾、社会保障、金农、金水和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层,这些系统将对保障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打下基础。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进,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势在必行。

(3)协同工作和决策支持系统。协同工作是指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的环境下,一个群体协同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从数据库中找出必要的数据,并利用数字模型的功能,为用户生成所需信息的系统。

上一篇: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的主要做法 下一篇:新西兰发展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