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戏剧艺术中的资源整合

时间:2022-02-08 05:48:38

区域戏剧艺术中的资源整合

区域是反映空间范围内自然、经济等特征的与国家相对应的词。区域戏剧是戏剧艺术体系的简称。区域戏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区域戏剧指某一区域内戏剧实力(机构、人员、设施等)和戏剧活动的总和;狭义的区域戏剧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艺术的、具有区域特征的、开放性的戏剧艺术体系。发展区域戏剧艺术,建立区域性戏剧艺术组织,开展戏剧艺术交流,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戏剧艺术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构建开放、整体联动的区域戏剧发展模式,有利于共同利用优势资源,促进戏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壮大。

一、资源整合是发展区域戏剧艺术的重要举措之一

所谓资源,就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这里仅指戏剧的创作、表演、观众、市场管理等狭义的资源概念。过去,戏剧管理、创作、演出都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这个单位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发展区域戏剧,就是要把原有的一块一块零散的管理资源、内容资源、市场资源、创作资源进行盘点整合,建造一个庞大的戏剧“航空母舰”。笔者认为,对戏剧资源的整合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作力量的盘整。因为在不了解消费者的状态下,不了解市场的状态下,戏剧创作人员很难创造出适合消费者的精品。所以,在发展区域戏剧中,我们要发动与整合区域内所有的创意人员,让创作人员去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区域市场,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来制作适销对路的戏剧精品。

第二,文化资源的盘整。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都有本区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点,在历史进程中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感人事迹。我们要广泛收集这些故事和事迹,按照广大人民群众对精品文化的需求,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戏剧精品。

第三,艺术人才的盘整。现今戏剧艺术产品生产已经不像传统社会那样纯属个体劳动,而是涉及创作、生产、传播等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人才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戏剧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因此,整合资源、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是新型戏剧艺术生产的发展趋势,也是繁荣戏剧的有效途径。

第四,市场资源的盘整。戏剧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文化背景,也包括一个时期、一个观众群体的审美趋向。 21世纪的文化背景、观众群体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没有应对或没有相对的调整,戏剧的观众即市场群体就会萎缩,戏剧艺术只能停滞在过去。市场资源的盘整,一要考虑地理因素,从人口地理上细分研究,如京剧、昆曲、秦腔、豫剧、青海平弦或其他剧种所生存的地理空间、人口含量、观众拥有量等情况,把握剧种的区域特征;二是从人口年龄段上细分。主要研究30岁上下至50岁以下的人群喜欢的戏剧艺术,尤其是喜欢地方戏的人口所占份额,把握戏剧艺术(含各剧种)的观众的分布信息与规律;三是从戏剧消费上细分。看消费者消费意愿热点在什么地方以及是什么,近现代主题和古代主题所占比例,把握消费热点与我们的戏剧艺术创作内容、形式及市场需求的合拍程度。

有了上述四方面的认真盘整(当然可能不止这些方面),我们应能得出现今区域戏剧发展的要素分布结论,更能够对本区域乃至跨区域的戏剧资源和发展能量进行有效的整合,壮大戏剧艺术的成长实力,提高发展效率。

二、资源整合发展区域戏剧应确立市场空间

发展区域戏剧,其主要目的就是拓展戏剧空间,在战略上突破原有地方戏剧空间的束缚,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还戏剧艺术文化空间。有了这个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背景,戏剧艺术才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扩大戏剧市场,稳步拓展。

首先,从观众角度看。现代生活千变万化,而戏剧生产有它的规律,从创意、编剧、排练、演出的过程来看,让某一地区、某一城市的观众老看那么几出戏,观众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而且有些城市的市场也很有限,比如:西宁市也就百万人口,戏剧观众是有限的。况且西宁市区只有一个剧场。少量观众群体再加上有限的几个剧团一年也演不了几场戏,所以它一方面满足不了观众现在求新求变的审美趋势,老演一个剧种的一出戏,解除不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剧团也会受市场局限而无法生存下去。

其次,从演出市场看。如果文化空间越大,演出市场就大,发展也越快,剧团的演出质量也越高。所以,要想发展区域戏剧文化,营造战略性市场构架的话,就必须以国际市场为目的,要以区域为基础,再不能仅限于某一行政管辖区。应对这个市场的对策是以剧目为杠杆的基本支点,用剧目来撬动整个演艺市场,特别是大众演艺市场,以满足市场大量需求,促进社会型戏剧艺术的形成。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戏剧艺术的发展,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就要把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参与到市场化运作的机制里来,我们讲的市场的主体包括供给方的,包括需求方的,包括中介的都在内,他们都是市场主体,要把这几块市场主体统一纳入到市场化运作的机制里来。这样我们的市场空间才能做大,我们的战略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三、整合资源发展区域戏剧,应打造戏剧产业链

区域戏剧艺术的发展,就是要打造一个整合了包括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管理资源等区域戏剧艺术资源的,从创意开始延伸到剧本创作、编排、营销、演出的戏剧产业链。现在许多戏剧院团的核心问题出在生产环节上,编本子排戏对创意的要求比较少,整合营销环节缺乏,即使有好的创意,市场的认同、票房的价值却难以打开局面。要实现质的飞跃,打造产业链,不是一个剧团一个单位所能形成,而应是一个行业、一个区域,甚至是跨行业、跨区域多元素联合构建。

打造戏剧产业链,不能把目光与思路仅仅放在一出大戏的创意、生产和营销上,也要搞多种经营,比如“折子戏”、“演唱会”、“名家名段”、“综艺晚会”等形式均可营销。因为当今中国社会,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实施城市文化战略,正日渐成为全国诸多城市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政府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发展经济,开展了一系列节庆活动,如青海的环湖自行车赛、东西部商贸洽谈会、郁金香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等等节庆活动的大型文艺演出,为我们戏剧产业链的打造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平台。戏剧人要利用这块平台,发挥戏剧人的优势,进行创意包装,借此来开展戏剧活动,拓展戏剧市场,发展戏剧产业,达到政府、主办方、戏剧界的三赢。■

上一篇:从琵琶演奏秦腔“苦音si”引发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麦积悲歌》中的人物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