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中的“冲突”

时间:2022-02-08 12:06:50

概念中的“冲突”

“东西方文化冲突”,已成一种概念,并在众人眼里,视作定律一条。中外交往之中,凡遇障碍,皆顺手牵羊,或以“文化”的钥匙释疑,或以“冲突”的利刃解惑。大而化之,固然省事,但远离贴切,多为隔靴搔痒。

托开放之便,自二十四五年前开始,我拖着行囊,多次域内域外云游。以丹麦为圆心,网罗周边诸国,曾有由秋到冬的勾留。之后有东南亚的云山之高,亦有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湖海之远。数度赴美,与白人朋友结伴,为看太平洋与大西洋在洛基山脉的分水岭,登上美国国家公路海拔最高的地段;为看海明威的故居,抵达美国版图上最南端的小岛。国内的寒舍,我们留宿过法国、瑞士、美国、冰岛的亲戚。与家人同行,带他们去过延庆八达岭、重庆史迪威故居、长江三峡、卧龙熊猫保护区、成都三星堆遗址。我们用中国人的逻辑思维,成功矫正一位美国生、美国长的爱尔兰血统姑娘的形象思维,帮助其拨开爱情的迷雾。我们以东方式的待客之道,接纳一位除却往返机票、身无分文的法国女孩儿,兑现了她儿时向往的长城攀登。我们以华夏传统的忠孝伦理,说服一位冰岛小伙子,逢年过节去探望他定居瑞典的父母。交往之初,我们毫无回报的预期。但意外收获不少良性循环的硕果,使我们深感人生的丰富,亦倍觉人生的温暖。

悠久的大学,庭院深深,往往是一个地域的缩影。我酷爱校园里的行走,仅在美国,游览过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波斯顿大学、伯顿大学、布朗大学、纽约大学、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维斯理学院、克罗拉多大学、西方大学。看人家师生的风貌,图书馆的秩序,教舍的建筑,森林与草地的铺陈,在我“东方”的眼神儿里,毫无突兀之感,令人一见倾心。现在不少人聚饮聚餐,时兴AA制,本来无可厚非。但眼见一些青年,学得若干皮毛,将AA制夸张到西方文化的高度刻意仿效,就几乎成了他们吝啬的托辞。我多次有意做过试验,国内国外与洋人共赴饭局,要么由我一人付账,要么完全袖手旁观,结果无一西方人跟我翻脸,更无一西方人拒绝入席,回回酒足饭饱,尽欢而去。罗列这些,只为表达一个意思,我多年来西去东来,尚未眼花缭乱,而在琢磨体会,所谓东方西方的文化差异,其实往往只是生活的习惯、规矩不同而已,无须动辄凸显,更不必轻言“冲突”。抛开心理变态,抛开特异功能,从正面说,东方人、西方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往往同心同德;从负面看,东方人、西方人人性中的顽皮与卑劣互为难兄难弟。东西方借鉴、弥补、渗透、融合的事与理,可谓俯拾即是。

就我耳闻目睹,随手举例。早春鸟叫带来的愉悦是一样的,晚秋落叶带来的伤感是一样的;海水入嘴的咸与涩是一样的,刀尖进肉的疼与痛是一样的;相处一生的亲人不幸离世抱头痛哭是一样的,十月怀胎的婴儿顺利降生奔走相告是一样的;富豪拒绝死神的奢望是一样的,穷人追逐温饱的诚意是一样的;对投桃报李的认可是一样的,对过河拆桥的厌恶是一样的;富在深山有远亲是一样的,贫居闹市无人问是一样的;过节时注重吃喝是一样的,场面上讲究穿戴是一样的;父母康健的欣慰是一样的,儿女顽劣的痛惜是一样的;夫妻同床异梦的怨愤是一样的,同事尔虞我诈的郁闷是一样的;商人避税的心眼儿是一样的,文人版税的盘算是一样的;平民安居乐业的理想是一样的,政客巧舌如簧的做派是一样的;学者天马行空思路的庞杂是一样的,乞丐东张西望目标的单一是一样的;年轻气盛时容易愤青是一样的,渐入老境后变得宽容是一样的;对古道热肠的认可是一样的,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是一样的;有荣辱心的人做了错事会无地自容是一样的,无羞耻感的人干了坏事能泰然自若是一样的;不良的少年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一样的,有志的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一样的;坐上飞机希望正常降落是一样的,进入梦乡期待平安醒来是一样的;开朗的人人来疯与多动症是一样的,内向的人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是一样的……

写出这些语无伦次的句子,都是为了与人分享一个概念――文化范畴内“冲突”的概念,只是相对而言,大不必有人一说,你就点头称是。

上一篇:达·芬奇不为人知的故事 下一篇:机器人的昨天、今天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