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教学 培养职业技能

时间:2022-02-04 08:42:33

优化课程教学 培养职业技能

摘要:《药学信息检索》是高职院校的一门相对较新的课程,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对此展开研究,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药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方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83-02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药学信息检索》这门课。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这门课的重要意义非常突出。在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数上升的今天,它对学生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解决信息问题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药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落后,必然使学生无法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一、《药学信息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理论多、实践少。《药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在个别院校的教材甚至工具书中,手工检索的方法占绝大部分,这远不能适应当今的信息化环境,学生无法在该门课的学习中得到实践和锻炼,不利于学生在信息环境中提升能力。

2.重视程度不高。在高职院校中,《药学信息检索》课程多为选修课或公共课,课时少、内容浅,一般都是大班授课。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上机实践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上课时,师生之间无法协调互动,学习气氛不浓,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一些高职院校的信息检索功能不健全,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提高检索水平成为空谈。

3.教学方法落后。《药学信息检索》课程依然将填鸭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这对学生兴趣与积极性的培养极为不利。另外,该课程的课件跟不上时代要求,再加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和自律性不强等特点,致使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目标要求。

4.课后与学期末的考核手段落后。在考核手段上,仍然采用笔试考核的方法,难以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因此,应提倡更为先进的实践考核系统,把只重理论的考核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考核。

5.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强。在高职院校中,《药学信息检索》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专业而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信息技术知识同药学知识都不可或缺,符合此要求的授课教师不多。再加上兼职教师占有很大比例,不能形成合理的师资团队。还有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很少有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信息检索室,导致相关教研工作进展迟缓,课堂组织技巧难以更快提升、实践项目不足等多种问题出现。

二、《药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

1.让教学内容更加实用。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教学内容的革新。高职院校应把握学生对于信息检索能力的客观需求,增加计算机网络检索、新型医药检索等内容的比重,尤其是应当增加网络检索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上,要广泛采取实用性强的新教材、新内容,增加实践性内容的比例,让学生能力提高的目标化为具体的行动。

2.改善实践条件。要加大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所需的硬件条件,及时更新馆藏图书,积极引进适合本校发展的数据库资源。与此同时,建立信息检索教学研究小组,用教学研究来引导学生学习。

3.增加实践比例。无论哪个学科,实践永远都是能力提升的必须环节,《药学信息检索》课程尤其如此。学校应将更多的课时调整至实践内容,用实践来提高学生对网络检索的熟练程度。合理安排实践课的内容,把全文数据库当做实践重点;也可因人而异地设置具体实践项目,选择相关专业的药名、化合物名、主题词等进行尝试检索。运用计算机技术时,再对语种、同义词、期刊种类等进行专业划分。在教师所设置的课题里,学生应用位置查询、截词检索、字数设置等方法,准确地寻找到目标命中结果。在专业网站的检索方面,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实践报告里提供检索设备、检索方法、检索结果、分析过程等项内容。

4.采用更符合学生心理习惯的授课方式。课堂内外都应把学生当做教学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多媒体同专业知识、检索知识、计算机知识相互结合。提倡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转变填鸭式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只让学生重视理论而忽视其能力水平培养的方式,激发信息检索应用热情。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实施小班授课,让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更强,使学生接受课堂信息更加容易,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还可紧密结合教材,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演讲、竞赛、辩论、征文等,所有的课外活动都应运用信息检索课的知识。再者,高职院校可定期让专家或学者来校给学生做报告、举办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更多与本课程相关的先进知识。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如熟悉课程标准、讲课进度与讲课重点内容、完善检索课件、向学生推荐相关检索资料、给学生作业内容等。

5.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能力。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的师资力量,提升在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尽可能建立一种以专职教师带头、行业专业参与的新型师资力量授课模式。专职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多学习、多积累《药学信息检索》课程知识,以提升授课水平,同时,应更密切地关注最新的学科动态和社会热点,更主动地参与科研服务工作。

6.改变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应当突出解决实际问题,采取笔试理论、操作实践、文献综合分析诸项内容相互结合的手段。例如,可把成绩划分成四大部分:其一是学习态度,其二是文献综述,其三是系统理论,其四是实践能力。各部分所占分值根据各院校的具体情况而定,而实践能力所占的分值比例应当是最高的。这样,既能够检查学生对这门课的认知程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7.建立长效的教学反馈制度。教师与学生的课下交流不多,再加之很多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学习动机不强,都使得学生对于信息的把握与分析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从总体上提升检索信息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师生间的课外交流,使交流时间更多,交流内容更丰富。比如,教师可通过班级博客、QQ群等与学生交流,这种反馈制度既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药学信息检索》课程在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中,起着工具与媒介的重要作用。这门课因为信息技术的兴起而产生,因为信息技术的革新而发展,在实践中只有始终保持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才能给高职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庆武.文献信息检索课实践内容设计[J].办公自动化,2011,(03).

[2]刘义方.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革新与相关教学方法的革新[J].江南科学2011,(08).

[3]王园春.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改革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4).

[4]江凌.药学信息检索实验课教学内容设置探讨[J].科技信息,2011,(02).

[5]杨福来,郑颖佳.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

上一篇:基于斯基尔贝克程序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 下一篇:高职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