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植物形态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时间:2022-02-04 11:42:35

论植物形态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文章论述了植物形态及其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文中从具象植物形态与抽象植物形态两方面阐述了不同的设计出发点对日用陶瓷设计带来的优缺点。通过对植物形态进行提炼,运用到日用陶瓷设计中,为设计者提供理论指导,提升日用陶瓷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植物形态;日用陶瓷;运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70-01

随着时代的进步,日用陶瓷从传统的实用器走出来,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个性化的日用陶瓷逐渐倍受关注。在批量化生产带来的机械化,情感缺失的弊端下,自然、清新的设计成为当代人们的诉求,因此趋于返璞归真的个性化日用陶瓷广受青睐。虽然在日用陶瓷设计中取材广泛,但直接将植物形态纳入日用陶瓷设计之中的,是最简单、最直接表达热爱自然和生活的方式之一。

一、植物形态概述

“形态”是设计学中常用的词汇,在语义上含有“外形”和“神态”之意,形态则是两者的结合。植物形态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的形态包罗万象,大到宇宙,小到种子细胞。随着自然界的演变,植物形态不断推陈出新。就像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大树,这些都显示了植物形态的千变万化。大自然是植物形态的创造者,自然界存在几十万种植物有机形态,这些植物本身有着完美的的形态。纵观人类设计史,人类利用植物形态去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事例历历在目。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从草叶的齿形边缘中“悟”到了锯的设计原理到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见到了随风旋转的飞蓬草而发明出了轮子,并做成了车等,这都无疑展现了人类创造性利用植物形态的伟大创举。

二、日用陶瓷设计中植物形态的运用

(一)植物形态与设计

置身大自然,我们不禁为植物所带给我们的自然形态所震惊,大自然是真正的设计师,她孕育了世间万物,并以她独特的魅力触及我们的心灵,她所呈现的植物形态是设计者不断创作的源泉之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植物紧密相连,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和利用植物的过程。中国古代哲学家的“道法自然”则体现了人造物不言而喻也就是效法自然的,自然是设计之源,设计而又高于自然,设计者只有结合科学的设计方法把自然植物形态进行提炼,才能被日用陶瓷设计所用,独特的植物形态语言赋予陶瓷产品新的生命活力,也激发了人们去热爱生活之情。

(二)植物形态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回归自然被世人崇尚。作为日常使用的陶瓷产品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其视觉上所传达的独特自然气息。充分利用自然植物赋予的一切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自然植物形态是日用陶瓷设计的源泉,植物的功能,结构,色彩等方面都可为日用陶瓷所用,但主要还是从植物形态入手,植物形态可分为:具象植物形态和抽象形态仿生。

1.具象植物形态

具象植物形态是透过人类直观的感官体验所看到的自然反应,是把植物形态逼真再现的过程。具象植物形态有着无可比拟的趣味性、有机性、自然性,消费者都能认可并乐于接受。在日用陶瓷设计中景德镇的珐琅瓷把植物形态的有机性运用自如,堪称一绝,它不但是一种生活器具更能作为收藏观赏所用。由于具象植物形态复杂的形象很少受人推崇,具象植物形态如果设计不当,生搬硬套,一味的复制,容易出现粗糙生硬,缺乏美感,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造型过于复杂,就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2.抽象植物形态

抽象植物形态是用简洁的形态反映植物本身的特征。抽象植物形态是在具象植物形态基础上对植物形态分析、概括出来的结果,它的存在与具象植物形态有着少许的区别,但是本质相似。这种相似也是因人所宜,不同的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但是往往能达到神似而非形似的感觉,这种抽象植物形态不仅能满足植物形态本身所带给人们的感官体验而且它精简的外观造型适应了批量化大生产的需求。

三、结语

在机械化生产的今天,对植物形态的运用为日用陶瓷设计增添了生命活力,日用陶瓷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整体。对植物形态的分析、提炼过程中,无论是具象植物形态,抽象植物形态,其最终都是为了提升陶瓷产品情感化、个性化魅力。植物形态与日用陶瓷设计相结合虽然强调对于设计的艺术诉求,但并不意味着缺乏科学认知,只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日用陶瓷产品的最大价值,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真正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国荣,杨明朗.产品造型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宁娜、董佳丽.仿生设计.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7-1.

[4]吴祖慈.艺术形态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8-1.

上一篇:浅析抽象绘画到平面设计中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体育经理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