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2-04 09:46:52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实验为基础.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在物理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效果.演示实验在基础知识的讲授,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由于怕麻烦,忽略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可做可不做的思想意识,或者做了但是没有体现出效果,没有体现出实验的有效性.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呢?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合理选择实验器材

对于各种实验活动,我们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即做这个实验要解决、探究什么问题,完成一个什么教学任务.实验如何做,用什么器材做,用这个器材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在讲“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我让学生讨论需要的实验器材:平面镜(玻璃板)、两个物体(棋子)、刻度尺、铅笔、白纸.然后进行分析:问题1:对于玻璃板而言,①我们为什么选择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②玻璃板选择厚一点还是薄一点?③玻璃板如何放置?问题2:对于两个棋子而言,①两个棋子有什么要求?②目的是什么?③用棋子做实验时它的像比较暗,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问题3:刻度尺是用来干什么的?问题4:它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如何证明?

实验教学中,只有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二、实验现象要明显、清晰地让学生看到

1.实验时用的仪器要大一些,演示的桌面要高度适当,可见度要好

我们专门在网上购买了胶木凳子用来放置实验器材,这样既便于教师的演示又便于后排学生的观察.教师在演示时身体不要挡住仪器或者挡住学生的视线,仪器之间也不要互相遮挡.

2.用间接的方法来显示变化细微的现象

例如,在讲“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的效果,我找来了校乐队演出时用的小鼓,并在鼓面上撒了一些小的泡沫颗粒.当鼓敲起来的时候,泡沫颗粒的振动情况充分说明了声源的振动情况.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响度与振幅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这样通过泡沫颗粒的振动来反应鼓面的微小振动,学生观察得非常清楚,兴致也是相当高,实验效果很好.

三、认真观察实验,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技能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观察中,要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在没有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由观察.待观察一段时间后,教师再让学生回答问题.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他们重新观察,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将物理演示实验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

物理课堂最大的魅力就是实验,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影响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但由于受物理实验仪器等条件的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和学生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效果更是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将优化教学模式、延伸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如果能把教学媒体与物理演示实验有效地整合,可以优化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鼓励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物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使用实验室的仪器都可以做出来,然而可能会导致学生“缺少了实验室仪器的支持就不能够做实验”的错误想法.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实验器材匮乏, 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简易的实验教具.这样既能解除了实验仪器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也能增强学生做实验的自信,而且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对实验器材的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

六、增加演示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鲜明的现象很容易吸引学生.如“装满水的杯子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纸锅烧水”、“硬币上浮”、“单筷提杯”、“马德堡半球”、“鸡蛋在盐水中浮沉”等实验,这些有趣的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学生积极思考,激烈争辩,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总之,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加大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力度,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创设必要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凸显物理课的科学功能,让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真正提高.

上一篇: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探索实践 下一篇:临时团队成员内群体认同对合作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