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设计中的裂缝控制探讨

时间:2022-02-03 01:18:20

土建工程设计中的裂缝控制探讨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土建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程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工程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有一些土建工程的工程质量却有待商榷,主要是在一些工程部位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比如楼地面、窗台墙等地方出现裂缝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工程质量与美观,还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将从土建工程、设计、裂缝的角度出发,探究防治土建工程的裂缝控制。

关键词:土建工程;设计;裂缝;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87-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建工程的工程建设技术得出提高,土建工程的工程质量也越来越高,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但一些工程实际的工程质量在综合水平上是低下的,比如说一些工程部位上出现裂缝现象。怎样解决土建工程中的裂变问题,是人们最新研究的课题。

1 关于土建工程含义的概述

土建工程即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总称,是指使用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完成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与维修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现在一般的土建工程包括道路房屋、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和交通。

2 土建工程中常见的裂变类型

2.1 塑性沉降引起的裂缝

土建工程中会出现塑性沉降裂缝的原因是混凝土中的骨料在沉降时受到钢筋和模板的阻碍而产生的裂缝。它一般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半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的时间段内。在施工过程中,模板绑扎的不合格,模板发生沉降、移动都会引起裂缝的发生。

2.2 温度和温差的辩护引起的裂变

温度和温差忽高忽低容易形成温度阶梯,对土建工程的建筑体会产生影响,在夏季裂变的可能性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由于水泥是一种具有水化热大、高强、快硬特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在捣碎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浇水进行养护,使得混凝土在高温下失水,进而收缩,水化释放的热量比平常要大,没有得到及时的水分补充。所以在硬化的过程中,浇板受到支座的束缚,产生了温度应力,最终出现裂缝现象,这些裂缝很容易出现在一些硬度比较薄弱的部位,例如,一些墙角处的板材。

2.3 过度的外力引起的裂缝

过度的外力对土建工程建设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多度外力的压迫下,建筑结构承受着超出本身负荷力的应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结构会发生变形。当建筑结构受到束缚和限制时会产生相应的内应力,当这种内应力超过建筑结构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土建工程就会出现裂缝,它会影响土建工程的耐久性。

2.4 塑性收缩引起的裂缝

塑性收缩所引起的裂变指的是混凝土在浇筑三到四个小时之后,没有用塑料薄膜或者其他一些工具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护,使得混凝土表面的水分由于高温或者大风快速的挥发,造成混凝土内部急速的收缩,承受不住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部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2.5 减水剂引起的裂变

国家在《混凝土减水剂》中明确规定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收缩比要小于136%。过去我们所使用的干硬性和预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大约为(4.5-6.5)×104,当下我们普遍使用的泵送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大约为(6.5-8.5)×104。经科学验证,混凝土的配合比相同的状况下,掺进减水剂的混凝土的坍塌的水平要增加105-155mm,它和基准混凝土的收缩比增加约为105%-135%我们以木钙、萘磺酸盐、氨基硫酸减水剂先后掺进混凝土中,分析不同的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图1 混凝土收缩比这些减水剂会使混凝土在硬化之后,因为混凝土水化热和空气中失水的情况而诱发裂缝。

3 土建工程设计中预防裂缝的措施

3.1 针对墙体温度差异引起的裂变的措施

首先在土建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调整楼高和屋面的高度,使两者尽量一致。其次,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圈梁,使它能有效的抵抗温度差异引起的裂变。第三,要科学使用微膨胀混凝土并结合浇带和加强带的使用,减轻屋面板温度裂缝的产生。第四,在设计时要提升顶层砌体砂浆的强度,砂浆的强度不低于M5.20,砖强度不低于MU11,砖砌体的厚度不低于245mm。第五,要减小屋体和墙体的温差,就要在设计时按照国家规定采用隔热保温的设施,比如在墙体内加隔热板或者设置架空层,使得屋体和墙体的温度尽量一致,差距不是太大。第六,要保证屋体和墙体的温度差异不是太大,在设计时要在屋面上设置多个纵横向的分仓缝,进而将屋面分割成很多个独立的单元,纵向深约12m的时候可以在屋脊的地方设置一道分仓缝,仓缝宽约22mm,多采用沥青麻丝和油膏设置。

3.2 不断的强化设计质量控制观念

在进行土建工程设计时,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严格的按照国家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深度进行设计,要满足相关的设计规范、设计规程等。同时,还要满足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对结构的改动的最可能的范围设计或者是对设计等级的要求。例如对于抗渗要求比较高的土建工程来说,对建筑裂缝的设计控制既要满足在科学的容许挠度之内,又要严格的控制裂缝的深度和宽度。在土建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裂缝的影响。在比较容易发生裂缝的地方要适当的增加配置钢筋,增强这些部位的抗压强度。

3.3 设计人员要深入基层,相互沟通

设计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充分了解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于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对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掌握有关土建工程产生裂缝的相关知识。

3.4 应对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措施

首先要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的刚度硬度,尽量防止房屋的不均匀下沉所引起的内部应力。其次,在使用钢筋方面,在设计时要注意尽量的使用直径较细的钢筋,对于任意发生裂缝的部位,要使用热轧带肋钢筋。楼板的分布筋和构造筋要使用变形钢筋。第三,对于建筑的外墙角,要放置放射筋,而配筋的长度大于2.1m,放射筋多于8根,间距要小于105mm。

3.5 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钢纤维混凝土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钢钎混凝土中不符合规定的部分,要做以下的改进:减少钢筋的直径或者增加钢筋截面的面积;努力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等级;增大截面的尺寸,但这些措施对于已经建成的建筑是不太适用的。

4 结语

土建工程在中出现裂缝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一直困扰设计人员、建设人员、施工人员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难题。裂缝虽然在很多土建工程中不能够有效的避免其产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预防。在技术方面,需要技术人员加大对裂缝的科研力度,尽全力寻找可以有效预防裂缝发生的技术措施,在设计方面,设计人员要充分的考虑影响裂缝发生的各种因素,严格遵守工程设计的规章制度,努力将裂缝控制在土建工程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董春玲,李兴凯.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

[2]施晓颖.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与预防[J].科技信息,2011,(6).

[3]徐饶龙.关于混凝土早期裂变的成因及处理方法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4).

[4]王旭东.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5]林敏.浅议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J].科技风,2010,(14).

[6]李永国,赵东升.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治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

[7]王忠明.浅谈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变的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2,(4).

[8]王三坯,张岩冬.浅谈土建工程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如何防治裂缝[J].科技风,2011,(15).

上一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索 下一篇:窗帘的构成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