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破常规谋良策?创新机制精管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新突破

时间:2022-02-02 07:10:40

勇破常规谋良策?创新机制精管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新突破

2011年7月,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54名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局科室及二级单位负责人,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与小学校长学校管理能力提升研究”项目培训。区域推进教师培训,在西陵区可以说是一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静悄悄的革命”,着力在“四大策略”的创新实践上做文章、下工夫,即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个统筹,创新三个体系。

一、围绕一个目标——学有优教,人民满意

为谋求“学有优教”的民生之福,推动西陵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就需要立足“教师”这第一资源,敢于在破常规中求良策、促发展,推动教师成长。

(1)行政引领力。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务求实效”的原则,本着“整体规划,分层实施,分步推进,逐步深化”的工作思路,根据教师的“个人成长方案”、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顶层设计“西陵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提出学校及教师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健全教育行政部门引导、校长具体组织、教师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2)学校推动力。我们要求校长积极创造教师竞相成长的环境,倡导校长要有爱才之心、育才之道、励才之术、荐才之德。

(3)内需驱动力。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教师在五年周期内,需修满规定学分的培训课程;探索建立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机制,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等,从而达到调动教师成长的“动力源”的目的。

二、抓实两个统筹——新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提高培训,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

1.统筹兼顾,分层实施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培训

(1)立足课堂,促“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过关。新教师处于准备期向适应期跨进的起始阶段,为此,我们本着“抓实岗前培训归位,立足岗位研修提升”的培训思路,着力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促进新教师基本常规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具备以及环境的基本适应和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2) 行为跟进,促“骨干教师”向“研究型教师”靠近。在各类培训中,采取“骨干教师优先”的原则,旨在让骨干教师形成主动发展与自主提高的工作状态。为促其成为勤于思考的“研究型教师”,对他们的培训注重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相结合,案例研讨与实践研修相结合。

(3)课例研究,促“名师”成为“专家”。我们倡导名师在教学创新中呈现四种基本行动方式:听中学、做中学、听懂的做出来、做好的说出来。说出来或写出来的“成果”,通过班组交流、专题简报、西陵网校在线等方式,分享成果,使他们的教学经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2.分类指导,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

(1)以集中培训,促技能提高。本着层次性、多样性原则,通过多渠道对教师专业技能进行提高培训,整体促进教师对学科知识的通晓、学科教学技能的提高、学科教学实践的深入、名师教学风格的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等。

(2)以网络培训,促能力发展。自2010年以来,全区投入千万元,建立“班班通”、西陵网校直播室等,实现了资源共享一体化。

(3)以校本培训,促素质提升。积极摸索“理论学习、实践探究、反思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行动研究模式,坚持培训始终把问题、行动和研究贯穿在一起,做到“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成果”。

三、创新完善三个体系——完善培训制度体系、立体建构培训资源体系、完善教师培训保障体系

(1)完善培训制度体系,建立教师发展长效机制。深化教师培训,自觉推进教师发展,需要系列制度保障。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先后完善了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培训相关制度,出台了《西陵名师评选与管理办法》《名师工作室管理及考核办法》等,实现了教师的快速、持续成长。

(2)健全培训资源体系,加速助推教师能力发展。在教师培训资源体系中,构建以高水平大学为核心,区域教师培训基地为支撑,学校校本研修为基础的教师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3)强化培训组织保障,全面提升区域师资水平。西陵区已经将教师培训纳入地方教育发展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优先保证。一是西陵区教师培训经费已突破每人每年3000元。区财政每年单列教师培训经费150万元,专项用于教师外出培训和名师培养。二是每月划拨专项资金给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学习培训补贴,并为全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创设条件激励教师加速成长。三是牢固树立“投资于教师教育就是投资于基础教育和投资于未来”的观念。

上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的数学观对当前大学生的启示和... 下一篇:只吃对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