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性

时间:2022-02-02 07:14:27

谈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工具思维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语文教学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过分强调了教材的作用,导致了语文教学重方法、轻积累;重分析、轻感悟。既费时低效,又造成了人文资源的白白丢失,被舆论抨击为“误尽苍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特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其别强调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认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不是靠教师空泛的讲解,而是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强调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换一句话说,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悟。

什么是感悟?所谓“感悟”,就是“感受”和“领悟”,是学生调用自身的语言沉淀,获取文本信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所获取的信息相交融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甚至触发灵感和顿悟。感悟什么?

一、感悟文本传递的信息

有的文章浅白如水,也有的文章藏而不露,对潜藏在文字下面的信息,就需要用心去感悟。如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本段内容是写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时下课的情景,写了三种声音、两个神态、二个动作和半句话,如同戏剧演员的潜台词,是值得探讨的。这里,只要用心品味,也不难明白:钟声显示着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要替代法语,这就等于宣告了阿尔萨斯人民将和自己民族的语言、同自己的祖国告别。这两点对韩麦尔是多么沉重的打击,韩麦尔先生此刻的悲愤和衰痛是可以想象的,“脸色惨白”就是他内心痛苦至极的表现。此时此景,他可能会说:“我今天就要离开大家了”之类的话,但当他一想到要离开在这生活了40年的小院子,离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可敬的村民,想到他的学生们明天在这里学的再也不是法语时,他怎能说得下去呢?然而,他又坚信阿尔萨斯人是不会屈服的,法国人民最终会胜利的,于是他把最复杂的情感凝结成一句话,使出全身力量写出了“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表达了他的心声,也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心声。这些信息,我们应该让学生去捕捉、去感悟。

二、感悟文章中饱含的意蕴

汉语言表现力丰富,意蕴深刻,可以言近旨远,言此意彼。这种语言的学习,不能靠逻辑分析,而是主要靠学习主体的联想想象,靠诵读积累,靠感悟、领悟、顿悟。如《荷花淀》中“夫妻话别”的一段文字,语言简洁,平实无华,但其中蕴含的情意非常感人。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

当很晚才等到丈夫回来时,她是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而不问“你今天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当发现丈夫笑得不平常时,她问“怎么了,你?”(而不是“你怎么回事?”或你干什么?)如果学生能联系生活积累,则不难体会出,女主人公平和的语气中无不透出一个年轻的家庭妇女对丈夫的关切温和乃至似水的柔情。而当水生说明天就要到大部队上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是什么原因使女人“震动”的?她为什么又要“吮”呢?联系当时情境可以看出,丈夫参军,妻子能意料得到,但是明天就去,这又出乎意料之外。再说,这一“去”能回来吗?所以女人心里不能不引起“震动”,而“心灵震动”的外在表现就是“手指的震动”。但是她为什么又要“吮”呢?因为她想掩饰一下“震动”,想稳住自己情绪的波动,因为她毕竟是贤惠内向而又深明大义的坚强女性。

三、感悟文章富有生命力的语言

好的作品的语言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感悟语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去体会词语的妙处。如《荷塘月色》中一段文字: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文中的“泻”字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细细品味,也不也发现,“泻”与前面的“如流水一般”及后面的“笼着轻纱的梦”是非常谐调的:“泻”是流动的,而“笼着轻纱的梦”又是非常轻柔的、朦胧的,一个“泻”,就在我们眼前勾画了一幅既皎洁润泽又宁静淡雅的月荷图。

如果语文学习过程特别是阅读过程真正地成为学生的感悟过程,那么学生所获得的将不仅是丰富的情感体验,其语感水平、表达能力等也必将得到应有的提升。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县曹伍疃中学)

上一篇:浅论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下一篇:让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