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曲新唱解疑难

时间:2022-07-25 04:56:34

【摘 要】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但学生是消费者不是劳动者,对教材抽象描述的按劳分配作用意义缺乏切身感受。如何贯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借助学生熟知的东西感悟体会“温故知新”,从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捷径,解决教材疑难点是困扰本节教学的一大心病。结合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探究,我对本节上述疑难点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按劳分配;“温故知新”;情感交融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但学生是消费者不是劳动者,对教材抽象描述的按劳分配作用意义缺乏切身感受。如何贯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借助学生熟知的东西感悟体会“温故知新”,从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出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捷径,解决教材疑难点是困扰本节教学的一大心病。

结合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探究,我对本节上述疑难点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对策:针对学生对歌曲《社会主义好》非常熟悉且人人会唱的学生实际,结合教材抽象描述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将歌词适时予以必要的变动:“按劳分配好,按劳分配好,按劳分配体现人民地位高,剥削派被打跑,不劳而获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来劳动,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曲调不变师生共唱感悟体会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画龙点睛、点明主旨:“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师生迸感、以情交情、以感交感、情感交融,“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使生思想升华、灵魂触动,落实了政治的根本性质、根本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武城县二中)

上一篇:更新教育观念 走进新课改 下一篇: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