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

时间:2022-01-31 03:16:12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

摘 要:城镇中低压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是我国当前电力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障。由于城乡中低压配电网建设规模庞大,运行环境复杂等原因,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质量安全。文章针对目前城镇电网改造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新时期中低压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基本目标,探讨了中低压电网的结构要求,并就配电网自动化、保护及通信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希望对广大电力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建设改造;研究分析

引言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需求,改善城镇电力系统状况,推动城镇工农业加快发展,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国家启动实施了城镇电网改造相关工程,一大批变电站、配电线路和配电台区开工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电网建设缺乏长期规划、负荷预估值与实际情况相差过大、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达不到要求、配电网建设与城镇环境建设相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城镇用电特点,设计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的配电网网架结构成为电力管理部门推进城乡配电网改造工程的重要任务。

1 目前我国城镇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的基本目标

根据我国城镇目前实际发展情况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客观要求,当前城镇中低压配电网建设要大力推进电网结构优化调整,改善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增强运行保障能力,同时要做好节能环保工作以实现我国电力系统的可持续稳定发展。(1)提高供电可靠性,重点在于既要保障电力生产供应端的安全生产,又要保障电力用户的使用安全,两个方面都要加强,坚持在N-1安全准则的指导下进行配电网络结构设置。(2)严格遵守电力质量标准进行电力供应。供电规格不同,标准也不同。对以1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其电压偏差值应限制在额定电压的正负百分之七以内,对于220伏单相供电其电压偏差值应限制在额定电压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之间。(3)配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划分供电区时,要注意建成后中期负荷密度是否理想,要科学设置电网负荷以充分发挥电网运行效率。在设置配电网规划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各分区的实际情况,以实现项目投资经济效益最大化。

2 城镇中低压配电网结构及要求

2.1 城镇中压配电网的划分要以规划区域内变电站分布、电网负荷密度、城镇居住区等因素为标准进行划分,每个分区配电网相互独立,供电范围清晰明确,紧密衔接又不交叉重叠,在设计线路容量和网架结构时,要充分重视分区负荷和负荷转供能力的需求,确保供电电源和分区数量比例达到2:1以上,关键区域要要保证两个以上变压器。电网结构调整、新的电力设施投入使用或电网负荷变化时,配电网分区要重新进行划分以和实际需求相适应。

2.2 通过改造和新建,提高城镇中压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以满足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不断提高的用电需求,提高配电网供电水平。

2.3 增强城镇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改进电网适应性,使之满足当前日益复杂的供电环境。在进行主干线建设规划时,要满足长远的发展需求,受客观原因限制只能从现有条件着手建设时,就必须增设中压供电馈线或变电站,并根据改造后的情况重新划分供电分区。新建的开关站、配电站要满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规模需求。具体建设时,可采取土建工程一次完成,电气设备分步实施的方法施工建设。

2.4 在开展中压配电网设计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好相邻变电站之间或相邻母线间的联络开关设置,为负荷转移提供条件;二是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容量裕度应对异常。负荷转移能力尤其重要。新建配电网或改造后的配电网要能够满足当故障发生导致某一中压馈线停止运行时全部负荷转移的要求。

2.5 配电网建设时要将配电网自动化功能实现作为设备选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重点考虑通讯能力的要求,通讯通道工程作为电网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要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要积极做好已有通讯设施的利用工作,防止资源浪费。

2.6 在一般情况下,配电网主干线的最大负荷电流要按照以下标准设计,单环网接线的馈线的电流上限不能超过最大安全运行电流的百分之五十。辐射型接线馈线的电流上限不能超过最大安全运行电流的百分之七十。如果实际需求超出上述标准就要另外增设线路分散压力。

2.7 各主干线通过分段开关实现分段,原则上分为3到4段,设计分段时要重点考虑供电范围和负荷情况,确保每段配变容量不能超过2千千伏安,配变户数5至6个左右。在A,B供电区线路0.5~1km左右处和C供电区线路2km左右处安装分段开关,用开闭所或环网站作为电缆线路主干线的连接节点,主干线上禁止串接分支箱。

2.8 科学设定支线路由长度和后端负荷。10kV线路的分支线长度要限制在1千米以内,后端负荷要限制在1500千伏安以内,并设置刀闸或跌落开关。对于长度过长或负荷过大的情况则要采用加装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的方式增强保障。

2.9 合理设定中压配电网支路电流电流,最多不能超过2万安培,一般不能超过1.6万安培,具体阀值设定情况要根据设备实际负荷能力决定。

2.10 妥善处理无功电力。对于无功补偿,要坚持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电压调整简单的原则,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方式进行配置,确保补偿效益最大化。

3 关于配电网自动化、保护及通信等方面的建议

3.1 做好继电保护。在电网运行环境日趋复杂和负荷不断增加的今天,10kV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要向着更加可靠、选择更丰富、更加灵敏和反应更快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微机保护装置,提高10kV 重要开闭所安全性能,结合继电保护装置反措性能,实现速断或延时速断、过电流保护等安全功能。

3.2 为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用电安全,在用电环节安装现代化设备,实施专项管理。安装独立变压器的用户,如其装机容量不低于50千伏安,应安装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在此基础之上安装集中抄表设备也是一个较好地选择。

3.3 提高电网自动化通讯水平。自动化运行管理是今后电网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在进行电网建设或改造工程时就要注重电网自动化通讯系统的建设要求。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保障有新的通信需求出现时有足够的余量以供使用。在已有通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通讯系统建设水平,采用光纤、公用移动通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全面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保障通讯安全,系统要对通讯状况予以实时监测,重要通道采用双通道形式建设,必要时可以实现切换。

4 结束语

中低压配电网是我国城镇经济发展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保障。配电网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电力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改造,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配电网建设工程保质保量进行,充分发挥配电网在我国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备.浅谈中低压配电网络的规划[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4.

[2]彭小青.城市电网建设及低压配电网改造[J].广东科技,2011,14.

上一篇:浅析矿区环境影响元素及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分析及其线路保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