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认识与设计

时间:2022-01-31 02:44:21

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认识与设计

摘 要: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应该是学习的方法,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走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

一、弄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特征

1.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

①自主学习的特点。自主学习,这里指的是教学领域中的自主学习,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什么,怎么学由自己定。我们提的自主学习,还是学习教材。当然还要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我们讲的自主学习还是读书,学教材,与教学之外的还是不一样的,它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主动性,这是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如,我们成人都是主动学习的,但教学中的学生就要教师去逼着学生去学习,老师不教他就不会学,我们常听到学生说,你为什么不懂,他就会说老师没有教。二是独立性,这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内涵,不要老师教,学生就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三是超前性,在老师没有教时,他就先去学。四是异步性,学生学习有的会快,有的会慢;有的学懂了,有的还没有读懂。

我们教学领域中的自主学习还是读书、作作业,让学生在老师没有教之前,学生就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并且提前去学习,获取知识。

②自主学习的要素。自主学习的三要素:一是自主阅读,不管是哪门学科,首先要求学生会去读书;新的课程有一个理念已经被大家接受,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但我们在下面听课时,发现对教材本身的把握,有些教师还不是那么透彻,驾驭教材能力还欠缺。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要退到原点上来,把教材教好,否则,学生怎么去合作、超越、探究呢?二是自主思考,让学生学会读懂文本、读懂教材,不要没有读懂就去谈什么思考,形成对文本的真实的理解,建立自己的思想。

③自主学习要注意处理好的问题。A要科学、精密设计教学问题,以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B自主学习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即有一个“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再到“自主学习”的转变过程;C自主学习要给予学习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不能流于形式;D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巡视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要给予指点,实在不懂得教师要引导讲清,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E反对以教材为中心,不要盲目赶进度,使学生自主学习、作业、展示成为一种走过场。F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有耐性,学会等待,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2)合作学习

①合作学习内涵。合作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合作学习的一种较好方式是采用分组学习法,就是按照相关内容,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共同学习的方式。

②合作学习种类。合作,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包括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包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还包括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甚至还可以是学校、老师、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合作。

③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素: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素: 1.学生们知道这是一种团队学习;⒉ 学生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获得成功时一起庆祝;⒊ 每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⒋ 培养团队合作技能;⒌ 集体反馈和独立思考。

④合作学习要注意的事项。A要科学分好小组,分组要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原则,分工要明确;B不要走过场,避免流于形式;C要有合作的必要(在知识的关键处、探求规律处、思维开发处);D要任务到人,人人有事干 .避免有混水摸鱼现象;E师设计的交流问题要有价值,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可谈。

(3)探究学习

探究就是让学生去探讨、思考、研究。我们每一堂课都可以进行探究,我们随时都可以进行探究。探究可以包括探究讨论、探究体验、探究生活、还有探险等等。每一次思考都可以是探究,每一次不同意见的争论,都可以是探究,每一次活动都可以是探究,每一堂课都可以是探究。我们可以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探究新的工作方法,可以对教材观点提出质疑,可以对生活现象进行反思,这些都可以算是探究。探究是一个过程,探究是一种行为。探究不一定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更不一定要有重大发现。不要把探究神秘化。

二、如何设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1.以执行三个文件为课堂改革的基本点。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教学思想。严格以安义县中小学课堂教学“十要十不要”、教师上课“十不准”。

2.以扫除自身障碍为课堂改革的对接点。一是思想态度要接轨;二是思想观念要接轨;三是行动习惯要接轨;四是操作技能要接轨。

3.以构建教学模式为课堂改革的切入点。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一种方法、教学流程、教学程序,这是可以看得见、学得到的技术,所以说,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技术,可以同大家学习、模仿、操作的,就像武术中“套路”,绘画中的“技法”一样,按照方法(流程)一步一步操作,成为一个完整的技术链。当然,当这个模式应用到如火纯情的地步、出神入化的程度,那就看不到一步一步的程序了,也正是我们常常讲的,“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的道理。

(1)建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明确的是,建立一种模式的时候,它必须有坚持的标准、原则、规定、要求等,那我们要坚持的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呢?一是遵循“以生为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二是汲取先进教学模式精髓,建立自身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据以以上两点思考,大家要认真把握住以下元素:①预则立,不预则废,先学后教;②教少学多,以学为主;③当堂测评,当堂反馈;④分组交流,责任明确;⑤学生能学懂的一定不讲,不能弄懂交给学生去解决;⑥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

(2) 建立教学模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不是忽视继承,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二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关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是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积累。

(3)建立教学模式要采用好“两个策略”。其一:在教学设计上坚持“五主”。要按照“以创新为主题,以课堂为主轴,以学生为主动,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的思路来设计教学方案。其二:在教学行动上紧扣“五环”。要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反思的基础上,重组教学要素,以“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师生互动,多元评价”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4) 新的教学模式的设计。近年来,总结提炼出来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讲解――接受式模式 示范――模仿式模式

自学――辅导式模式 提问――讨论式模式

探索――研究式模式 引导――发现式模式

激趣――快乐式模式

上一篇:健康长寿,和我一起拍拍手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