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保障性住房标准户型研究初探

时间:2022-01-30 07:45:36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标准户型研究初探

摘要:保障性住房(以下简称“保障房”)作为政府针对中低收入家庭而建设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特殊住房形式,不同于普通商品房。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在保障房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本文是对广州市保障性住房标准户型研究的一个初步探索,以求引起更多关注,共同提升保障房设计水平。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标准户型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背景

近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升温,人们对住房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保障性住房(以下简称“保障房”)作为政府针对中低收入家庭而建设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特殊住房形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对保障房建设的投入也在逐年加大。2011 年,国家发改委透露“未来五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

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万,保障房建设需求量十分巨大。为进一步提升广州市保障房设计水平,推动保障房设计的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建立合理适度的保障房建设标准,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对保障房户型设计开展了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根据国务院有关政策要求,以及国家和广东省、广州市的最新规范标准,从保障对象的实际居住需求出发,在严格控制户型面积指标的基础上,编制了广州市保障房标准户型的设计指导图集(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市民以及各保障房设计单位意见。

2012年3月,广东省政府《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明确,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因此,本次保障房户型研究的对象以公共租赁房(以下简称“公租房”)为主。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于2010年2月联合《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要求新建公共租赁住房主要满足基本居住需求,成套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要严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在此限制条件下,以满足现行规范为前提,如何尽量能做到户型设计节省空间而又布局合理、功能实用,是本次保障房户型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内容

为方便研究,按照单间、一房一厅、二房一厅及三房一厅四种不同的户型进行归类:

对于单间户型,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条文:兼起居室的卧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平方米;由兼起居的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组成的住宅最小套型的厨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5平方米;卫生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5平方米。上述各房间使用面积合计不应小于18平方米。考虑围护结构所占面积以及广州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多人合租型单间户型后,加上阳台以及公摊面积,将单间户型的套型面积定在35平方米左右较为合适。

对于一房一厅户型,相对单间而言,对起居室(厅)的使用要求更高,同时也需要配套独立的卧室,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条文:起居室(厅)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平方米;双人卧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9平方米;厨房使用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相对上述单间所要求的使用面积,一房一厅户型所需套型面积约比单间增加10平方米,因此将一房一厅户型的套型面积定在45平方米左右较为合适。

对于二房一厅与三房一厅户型,与一房一厅相比,分别增加了一至两个单人卧室,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条文:单人卧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平方米。同时考虑卧室增加所带来的交通面积的增加,因此,二房一厅与三房一厅户型的套型面积分别定在55平方米左右与不大于60平方米较为合适。

研究工作对上述四种不同户型进行归类,通过对广州市目前正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的保障房项目户型进行收集、甄别,将其中比较受市民欢迎的布局较为合理实用的户型提取归类,再在其基础上按照现行规范进行标准化提炼。为方便研究,对上述四种户型每种分别提取3个平面进行分析优化,合共12个平面。通过对入户空间、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阳台、门窗、家具布置、空调机布置、管道位置等一系列细部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形成了12个标准户型。

本次研究所挑选的12个标准户型,均力求达到厅房方正、布局紧凑、减少交通面积浪费的要求。根据广州地区的气候特点,考虑居民居住习惯及习俗,所选户型大多开门见厅、厅出阳台,并尽量避免开门见灶以及房门、卫生间门直接面向客厅的情况,做到动静分区,私密性强。

另外,针对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在本地无住房且经济基础较薄弱的人群,他们大多为单身人士且离校刚踏入社会,较易接受与学校宿舍相类似的合租形式,因此在单间的布置上更多的考虑户型适应独居与合租的可能性。通过不同的家具布置,单间户型可用于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个人独租或多人合租,对于独居人士(如孤寡老人等)或已婚未育的家庭,也可根据需要布置成一居室。

(图1:12个标准户型平面)

三、成果分析

上述12个标准户型汇编形成图集征求意见稿,于2013年9月由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得到市民热烈回应,广大市民根据自身喜好及切身需求从四大类12个标准户型中分别选出了自己的心仪户型,并提出了众多宝贵意见及建议,给保障房户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作用。

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四大类12个标准户型中较受市民欢迎的户型分别是单间的A1,一房一厅的B1,二房一厅的C1,以及三房一厅的D3。这个结果与我们调查问卷前的预想大体吻合,但也有些许出入,以三房一厅户型为例,按问卷结果显示,较受欢迎的是D3户型,而不是我们预想的D1户型。通过意见反馈,得知市民对D3户型较为青睐的原因是此户型动静分区(起居室、厨卫与卧室之间)、干湿分区(厨卫与卧室之间)均较为明确,且房间朝向较好能形成南北对流。相对的,我们最初推荐的D1户型虽然布局较为紧凑,房间至卫生间也不需要穿越起居室,但有一个单人房的朝向为东西向,空气流通方面也较D3户型要稍差些。

另外,也有市民结合自身的使用需求与生活习惯,提出需要更多的晾晒空间与收纳空间、卫生间内部布置应更注重干湿分区等意见。

四、结束语

通过对市民以及各保障房设计单位的广泛咨询,收集各方意见,给保障房户型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市民及专家的意见建议促使保障房标准户型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让更多关心保障房建设的市民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事业中来,使得保障房的设计更贴近市民实际需求。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将通过挑选市民比较青睐的几种户型,进行组合搭配,形成标准层户型组合平面,使得标准户型具有更高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1]《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上一篇:关于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分析 下一篇:关于水库工程管理的问题与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