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1-27 02:34:09

浅谈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上口语交际课时,一般我会要学生先互相讨论、练说,几分钟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说。在巡视辅导时,我发现,学生大多不是在练说,而是在写。等我叫到他(她)上台时,他(她)就照着稿子念。而且断断续续,声如细蚊;另外,每次上课提问,主动发言的同学很少,即便是在发言的学生,也是面红耳赤,辞不达意――就语文教学本身而言,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培养的时候宜双方兼顾,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不偏废任何一个字,才能收获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成效。"

为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一、 激发兴趣,懂得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名人的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可由讲现成的故事,用书本语言回答问题开始,要求讲通顺,讲完整,以鼓励为主;学生活泼好动且好胜心强,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活动,如每周上课前两分钟每次一个同学上台演讲,题目自拟,一个学期正好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演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再者,结合现实生活经常给学生讲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自觉培养的习惯。

二、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创造条件,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1、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对话。这是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的主阵地。根据每篇课文各自特点,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问题,锻炼他们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训练他们说话的能力。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课,这篇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遇难时,沉着冷静地指挥船上的旅客脱险,最后自己和船一起沉入海底的故事。课文高度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为了让学生领会海尔为船长的这种高尚品质,我设计了几个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应对的?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课文,简单描述你印象最深的场景。”看到学生举起的小手,听到他们流利地说话,老师的心里比蜜还甜。当他们愿说,想说,敢说的时候,我知道他们表达能力在一天天提高。

2、复述。这种训练方式,是把别人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复述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复述的形式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适用于较短课文,或课文中某些段落,这种复述可对原文语句作适当变动,但不能改变课文原意,要表达出原文内容的重点和语言风格。简要复述适用于具有完整结构的课文,这种复述可让学生借助于编写提纲、概括段意、列小标题等来理线索、抓重点、略次要,运用原文中关键词语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是增添内容的叙述,有变换人称、变换体裁、变换结构等复述。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开展思维活动,以取得运用知识、发展智力的效果。

3、看图说话。在说话前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并展开想象,完整地表达。材料可选自课内或课外读物中的插图,最好选那些场面较大、人物较多、寓意较深的画面。也可结合课文,让学生将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绘成几幅图画,学生再根据图画来复述课文。这样既训练了说话能力,又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口头作文。教师可选择学生特别熟悉、容易思考和组织的题材,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列出提纲,打好腹稿,然后当众口头作文,接着大家评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是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即席说话能力的好办法,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5、上好每堂口语交际课。抓住每节口语交际课,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注重课外的实战演练。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堂教学的引导,更需大量的课外实践。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风土民情,从现实生活中学习生动、鲜活的语言,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学会表达自已的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寓口语表达训练于活动之中。如经常组织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组织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会、故事会,介绍生活小常识,模拟导游、模拟主持人,组织参观、访问活动等,尽可能地给学生增加口语表达并相互交流的机会。

总之,老师要尽可能的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和其它课外时间,多给孩子一些有利提高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并持之以恒。同时作为教师自己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教学的实践能力。

上一篇:酸性环境下金属的电化腐蚀一定是析氢腐蚀吗 下一篇:培养学生学科情感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