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规章制度

时间:2022-01-27 02:28:58

论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规章制度

摘 要:农村小额信贷在市场经济中法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专门向农村低收入农民提供的一种信贷服务,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很大的作用。生活中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存在着各种风险,严重影响着小额信贷项目的发展。规范小额信贷市场,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促进小额信贷市场的规范运作解决风险的有效方法应当以法律为手段。

关键词:小额信贷 风险 法律 规制

一、小额信贷市场中法律的作用

我国的小额信贷市场中既可以由政府机构提供又可以由一些国际组织提供;既可以由正规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业性小额信贷机构提供。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制市场经济,法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律对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市场的建立和良性运作,没有一部成熟的法律是不敢想象的.小额信贷市场可以分为商业性的小额信贷市场和福利性的小额信贷市场,不同的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市场应当采取不同的规制手段。

二、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风险

(一)经营风险

1、国家没有相关的法律对此加以规制,不少地方性、民间性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受到怀疑。缺乏法律有效规制的这些机构可能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或者其他目的而从事非法筹资业务,发生金融诈骗、洗钱、非法吸收存款等恶劣违法事件,这些将会对整个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2、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服务于三农的小额信贷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它植根于农村,有着广泛的营业网点,大量的农村信贷员,丰富的为农服务经验,由其作为主要的小额信贷提供者能对这项工作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无论是监管当局还是经营者都缺乏控制小额信贷的经验。尽管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早已进行,但是一个产权清晰、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还远没有实现。

(二)信用风险

农村小额信贷项目不需要任何担保便可以发放贷款,因为其程序简化、手续简单、贷款方便而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解决了他们贷款难的问题。但小额贷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广大受惠贷款者的个人信用。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还很不成熟,信用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对贷款农户的激励制约机制严重不足。农民的信用意识低下,法制观念不强,在小额信贷不需要担保的情况下,非常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三)市场风险

随着农民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的增强,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不少农副产品走到市场上,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农户的文化程度一般不是很高,他们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不够,对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知之甚少,产品效益更多的是听天由命。这就造成了农产品常常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民遭遇农产品售卖难的问题比比皆是市场风险导致小额信贷机构贷款风险的增大,贷款风险会随着市场风险的放大而放大。

(四)自然风险

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发放对象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农业在我国还是绝对意义上的弱势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要靠天吃饭,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缺少有效地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一旦遭遇大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必定受到极大的影响,农民因此遭受损失。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小额信贷带来风险,造成损失。缺乏相应的农业保护措施,自然因素给小额信贷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小额信贷事业的发展。

三、信贷风险的法律规制

(一)制定专门的小额信贷法律,规制小额信贷机构

目前我国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非常多,也很复杂。应当给予小额贷款机构应有的法律地位,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必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审批,确定审批条件、审批规程等等,获准从事商业性信贷业务的小额信贷机构可以从事吸储业务,扩大资金来源,增强自身的资本实力。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的业务活动由中国银监会及其分支机构监管,并比照其他商业银行进行管理但是基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特点,确定不同的监管模式,对小额信贷机构的注册资金、资本充足率、存款保证金、利息和期限等做出不同于其他传统银行的要求,最重要的是确保小额贷款事业的正常、安全、持续地发展。福利性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外界捐款等,本身不具有吸收存款功能,应当比照福利基金管理模式,由政府的民政部门作为主管机关,以自治管理为主。

(二)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以法律手段维护信用安全加强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对符合贷款条件并且申请小额贷款的农户进行诚信调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该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诚信档案,详细记录农户信用状况道德水平及经济情况,并持续跟踪、及时更新我们应当在有条件的地方,以一定数量的经济条件相似或者贷款项目相近的农户为单位组成一个联保小组,小组内部成员相互监督、相互协作,实行连带责任,有效地控制和监督贷款资金的使用和回笼,降低资金回笼风险,加速资金流动,这样既有利于小额信贷业务的持久开展,又有利于农户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

(三)以利率为杠杆,减轻市场风险

我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变化,以利率为杠杆,调剂市场供求关系,引导农民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从而达到间接控制市场的目的,减轻农产品市场风险,保护信贷资金的安全。存贷款利率的确定必须科学、合理、可行:利率过高,会加重农民负担,导致小额信贷机构客户流失,影响小额信贷项目的生存;利率过低,会导致小额信贷项目成本过大、增加风险,小额信贷机构难以为继。

(四)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农民利益我国农业是传统的弱势产业

在相当大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饭。我们有必要修改税收法律,免除小额信贷机构或商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营业税,降低所得税,推动小额信贷事业发展。监管部门也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对小额信贷机构或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项目实行特殊的绩效考核制度和不良贷款核销制度,及时核销因自然因素导致贷款损失,支持小额信贷事业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晓山, 孙若梅. 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 财贸经济, 2002(7).

[2] 孙若梅, 为谋生而自立世界小额信贷的模式及目标. 21 世纪经济报道, 2006-10.

[3] 陈颖, 王胜邦. 小额信贷机构监管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 新金融,2006(7).

[4] 赵利梅. 中国和孟加拉小额信贷模式比较. 农村经济, 2004(12).

[5] 汪三贵. 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 农业经济问题,2000(12).

[6] 陈源媛,丘新国.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 2006(6).

上一篇:西药类抗感冒药成分分析及使用建议 下一篇:浅析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