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哲学的理论积淀过程探究

时间:2022-01-27 11:32:18

时尚哲学的理论积淀过程探究

【摘 要】当时尚遭遇哲学时,时尚哲学是应运而生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时尚哲学何以可能?都有待探究。多元化时展,时尚与哲学的关系都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关注。在哲学视域下,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时尚,理应成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地解读时尚哲学,发挥其指导人类的作用,时尚哲学的理论积淀过程探究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关键词】时尚;历史;美学;社会哲学

时尚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出现,与现代性有一个相同的主要特征:与传统的割裂以及不断逐“新”。时尚理论也在历史发酵中得以形成完善。提及时尚,总是和“美感”“审美”密不可分的,随时美学理论的日益完善,对于时尚及其现象的研究也是受益良多。时尚以无所不及之势渗透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社会学自然将其纳入研究之域。时尚哲学的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多元化背景下逐步积淀着。

1.时尚理论的历史发酵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马克思开创性提出的经典论断。这一经典论断后转化成的命题,是学术界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亚当·普沃斯基从理性选择的角度说明人类创造历史的方式,柯林尼克斯从结构主义的立场解释人类创造历史的过程,雅克·德里达则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解构马克思命题所蕴含的主体论“幽灵”。 事实上,醉心于探究这命题的还有很多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人类创造历史”这一命题本质上是一个关于“现代性”的命题。 “‘运用历史来创造历史’,实质上是一种现代性现象,而不是一个可以适用于一切时代的普遍原理。”[1]

德国文化学家、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和斯宾格勒分别以“文明”或“文化”作为考察单位,试图勾勒出人类社会的历史行程和未来的前景,在现代西方史学思潮中文化形态学说这一种史学思想得以生成。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透视世界历史形式的发展及其意义,揭示人类文明运动的轨迹。一反西方传统的历史文化观念,主张历史研究的单位是文明(或文化)而不是民族国家。斯宾格勒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无所不包的文化,不是孤立的政治和经济现象。“文化是通贯过去与未来的世界历史的基本现象”,所谓的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传记’”。[2]在他看来,探究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实则是研究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历史。历史即是文化。而在汤因比看来,“历史发展中的诸种动力并不是民族性的,而是发自于更广泛的原因,这些动力作用于每个部分,除非综合考察它们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我们便无从理解它们的局部作用。”[3]这里的“整体”就是“文明”,也是“社会”。依汤因比所说,“历史研究对象可以说明问题的‘单位’,不是民族(国家),也不是时代,而是‘社会”,“‘社会’这个名称不如用‘文明’。也即:文明就是社会。”[4]

“马克思哲学有着鲜明而丰富的过程哲学思想。”[5]对于人类和历史的研究过程中,“现代性”这一概念似乎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本质。现今,现代性似乎囊括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这个现代性最核心的构成要素就是人及其文化。时尚正以一种文化的形式服务于人,作用于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一切都强调“现代性”的今天,时尚无疑是最具“现代性”特质的。时尚哲学从哲学的高度把握时尚这一现象,指导人们科学理性对待时尚,并合理利用时尚,提高生活品质,向真正的自由迈进。“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不仅是世界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且应该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6]对于时尚理论的历史性把握不仅可以更好地解读时尚,也能指导人们更好地发挥时尚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美学理论的历时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的主体意识,就是这种现代精神。“从历史角度看,马克思的思想观念随着理论知识的积累、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而呈现出阶段性、上升性发展态势。”[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从自我迷信进入了自我批判、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阶段。研究人与文化的矛盾,也必然成为当代哲学与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压抑人性的手段恰恰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文化。西美尔称之为‘精神的最基本的不幸’,此不幸在现代社会有着难以忽视的影响力,甚至文化的进程也受其控制。”[8]可直观的表象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得浮躁和低俗,失去了解读和玩味庄严、深刻艺术的能力。人们失去虚静的内心,欣赏高雅艺术的内核和灵魂。这是不幸的悲剧。现代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文化背后否定性的原动力。

这不仅仅是现代文化的悲剧,同样是现代人精神的悲剧。现代文化危机还原到“现代性的冲突”,即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来的合理化、工具化、科层化、制度化的一面,与现代性文化或是审美的方面显示出来的紧张关系,伴随现代性始终。这种紧张关系彰显了现代性的基本矛盾和困境。现代性危机不能得到解决,人们就得被动面对一个破碎、变幻无常的经验世界,悲剧性就不可避免。

西美尔以生命哲学为基本框架对现代生活的碎片化进行了细致且不厌其烦地的分析,他认为日益加剧的生命本身的碎片化,不过是人的生存主体性悲剧的历史片段。值得注意的是西美尔试图寻求一条救赎之路,帮助个体重获一种心灵的解放和自由,找回个体原有的感觉敏锐性。“在人类存在的片段性特征之上,在工具及工具之间的无限结构之上,升起的是终极与绝对——灵魂的救赎”,[9]生命便有了栖息之地。

救赎之路是现代性课题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视角。人们从不同角度去探求救赎之路。现代性审美救赎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人们意识到只有回归内因,将视域重点放于内因之上,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救赎。回归内心,关心“灵魂”的事,找回迷失的自我。时尚以一种不严肃的方式满足着着人类内在的需求,避免了过分彰显个人需求的尴尬,更关心着人们内在真正的需求。时尚以一种浮浅的方式救赎着所谓的深刻,正是时尚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有分量的原因。时尚哲学则透过纷繁表象,直命红心,找到问题核心本质。

时尚借用艺术形式表达出的时尚内涵,不是一般性的文字和语言能企及的。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探索,是哲学对美学的终极关怀和最高把握。同时也是一部追求和探索美的历史。人的本质属性决定不会停止探索与追求。人的自由本质不断驱动历史前进。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表现在对自由的崇尚,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自由本质在生命活动中的感性升华。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发现即对美的发现;对人的认识的深化即对美的认识的深化。人与美是一体的。自由是生命和美的灵魂。

进入20世纪以来,不断殖民化的美学突破自我不断渗透到社会学等其他领域当中。如布迪厄弘扬“艺术场”,马克斯·韦伯提出“美学的救赎功能”,阿多诺标举“否定的美学”。他们的学术著作中不约而同的表露出“美学社会化”的倾向。

3.社会哲学的初步统合

上世纪初以来时尚就被欧美社会学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时尚被视为社会化过程的一个特殊形态,或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把时尚和个体的自我定位、社会融合过程及社会阶层分化统合作为全新视角研究时尚是对时尚最早的社会学研究探索,代表人物是奥尔格·齐美尔和托斯丹·邦德·凡勃伦。随后,时尚的社会学理论与时俱进,在美国社会学家赫拜特·布鲁默和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带动下,进一步发展起来。而布鲁默则把时尚看作时尚消费者集体选择的结果,他从经济学的视角解读这种选择的结果。布迪厄强调时尚是一种文化资本的积累过程。在其场域理论中,对于时尚的定义和认知给出了不同于他人的新解。

凡勃伦把时尚视为“炫耀性消费”的产物。“休闲消费,不仅消费劳动产品,而且消费劳动本身;不仅是对劳动产品的肯定, 而且是对自己肯定。”[10]凡勃伦阐述时尚的产生及发展,列举三项基本原则:其一,个体有闲阶级建构自己的社会身份,是用“炫耀性浪费”的方式来建构的,且在于相同阶级竞争中发展。其二,以炫耀性的休闲方式,来保持自身与其他阶层的人相异。其三,她们有着惯性的行为模式,引领时尚,一旦不能使自身与其他人保持相异,便会寻求新的时尚来区分和自我定位。

齐美尔同样把时尚和社会阶级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论述。但与凡勃伦不同,齐美尔是从“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两个角度来解释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提出他对时尚的理解。因为社会精英的行为被模仿这一事实,促使时尚的出现——前者为了维护阶级区分必须不停地创造新的时尚形式。时尚可以说是模仿的产物。

布鲁默继承了时尚是一种社会形式的观点,在布鲁默看来,时尚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认为时尚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并不取决于所谓时尚制造者的主观意图。在布鲁默看来,时尚与时俱进,已然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机制,在社会秩序构建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时尚是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体现一种“持续变化的社会模式”,不同程度反映出中“集体趣味”的发展趋势。布鲁默的“时尚”带有产业经济学的含义,在理论上无法解释“时尚”何以产生“时代崇尚”的魔力。布迪厄则规避此问题,他将“时尚”置于文化和知识生产的领域加以解析,“时尚”成了象征符号的文化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在布迪厄看来,时尚是一种编织社会区分的“符码”,它也是形成趣味不同、社会身份差异和文化资本多少的动力。布迪厄认为时尚的崇新性和区别于其他的差异性要求正是时尚所在,一旦差异的魅力消失,而靠差异塑造起来的时尚阶层就会枯萎。 [科]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44.

[2][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05.

[3]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05.

[4]郭圣铭.西方史学史概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0:244.

[5]闫顺利,赵雅婧.过程思维与本体论递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刘邦凡.论历史分析、文化诠释与比较哲学[J].世界哲学,2008(3).

[7]谢中起,郑劲梅.从哲学到经济学:马克思生态思维的视角转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6).

[8]赵岚.审美现代性何以可能:人类困境中的审美救赎[J].南方文坛,2010(3).

[9][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宗教社会学[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93.

[10]朱广荣,刘邦凡.论马克思的休闲经济思想[J].理论前沿,2008(8).

上一篇:浅谈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