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万围垦”隐忧浮现

时间:2022-01-27 04:20:39

传统渔业逐年下滑,近海污染近2万平方公里。“以前黄鱼、带鱼都是我们的家常便饭,现在野生黄鱼快没有了,一斤卖到几千块钱了,吃不到了。”4月9日,在浙江省舟山市金塘岛大浦社区,57岁的老渔民陈义翔(化名)对《记者如此感慨。

陈义翔现在经营一个小卖部。因为近在咫尺的金塘岛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在围垦滩涂的过程中征用了他家的养殖塘。陈义翔说:“以前,夜里都能听到海里黄鱼的叫声,现在工程车多了,龙门吊多了,只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了。”

大浦口码头只是金塘岛上的重点项目之一,用地规模1.2万亩;金塘岛上与之类似的还有北部区域开发项目,该项目围垦滩涂面积也超过1万亩。76平方公里的金塘岛是舟山第四大岛,根据规划,未来10年该地需要4万亩建设用地,但山多地少的金塘岛仅有耕地2.9万亩,用地只能向海洋伸手。

金塘岛人口有112万人,它是舟山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金塘岛的围垦现象只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根据浙江省水利厅去年公布的数据,“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围填海63.1万亩,相当于“十五”期间的1.62倍;“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计划围填海100万亩,相当于“十一五”期间的1.58倍。浙江省成为海洋经济试点省份以后,围填海的需求正在迅速膨胀。

记者调查发现,在舟山群岛新区和浙江海洋经济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围填海在吸引大量投资项目的同时,也正在扰乱陈义翔们的生活,影响“东海鱼仓”的渔业,破坏浙江沿海生态环境,成为再造“海上浙江”的极大隐忧。

金塘岛围垦“遗祸”

当地群众收入没能随之增加,说明开发的价值都体现到GDP上了。

由于连接宁波镇海和舟山本岛的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位于宁波镇海和舟山本岛之间的金塘岛就变成了宁波-舟山港的“桥头堡”。按照相关规划,金塘岛的目标是成为“国际集装箱物流岛”,定位于国际海运枢纽和江海联运中转站,希望成为杭州湾地区大型深水港的战略要地、甬(宁波)舟(舟山)经济圈的核心组成部分。

4月9日,在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第二阶段工程现场,记者看到数十辆工程车正从附近已经被爆破的柏塘山运送石料,进行填海区域的陆域回填和地基加固。一位工人告诉记者:“二期工程将对一期工程490米长的码头进行延伸,以便更多的大型船只停靠装卸。”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未来3年这里将建成2个10万吨级和1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后码头每年吞吐能力将达250万箱。此前,一期工程1号、2号泊位已经投产,码头已开通3条俄罗斯航线和4条西非航线,2011年完成了17.5万标准箱吞吐量,今年的目标是50万标准箱,现在已经突破8万箱。

不过,令人振奋的数据却与当地居民关系不大。陈义翔和当地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们每个家庭每年的收入没有明显改善。“对我来说,搞开发的好处是,家里来了20多个房客,每个月能给我家带来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另外就是我家小卖部生意好多了。”陈义翔表示,总体上来说,减少的养殖收入基本与增加的收入相当。

对此,浙江省海洋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表示,原来的渔村经过围填海之后,建成码头、工厂、商品房等,缓解了城镇化用地和工业用地的需求,土地利用价值升高,但当地群众收入没能随之增加,说明开发的价值都体现到GDP上了。

陈义翔告诉记者,金塘岛上的各种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征用几百亩的山林和旱地,围垦的养殖塘和养殖滩涂超过1000亩,这确实影响了世代以渔为生的当地人。

此外,当地民众反映,由于围垦工地与居民区比较近,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开山炸石的震天巨响,许多民居甚至出现了裂缝,而且由于开山取石,致使附近山体遭受严重的破坏,当地台风又很强烈,台风季节当地居民就会陷入对泥石流的恐惧中。

据记者了解,当地居民已与相关公司和政府交涉,但政府只答应每人每年一次性补偿500元,对于这个结果当地居民并不满意。

“疯狂”的围垦

过去两年,浙江各地围垦规模已经创造了历史新高;但在今后几年,围垦规模可能会再攀高峰。

最近几年正是浙江省沿海地区向海扩张疯狂的时候。

仍以舟山为例,来自该市水利围垦局的统计显示,2011年该市实施围垦工程15处,围垦面积9.74万亩,同比增长13.8%;2010年该市实施围垦项目26个,围垦面积8.56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14.8%。一位舟山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今后几年,舟山本岛的北部和六横岛都将围垦大约30平方公里,舟山市的围垦规模将达到100平方公里。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市“十一五”期间围垦面积15.6万亩,占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围垦总面积近一半的规模,而2011年温州市实施的围垦工程就达到17.5万亩,超过整个“十一五”的规模;整个“十二五”温州市计划围垦面积更是高达58万亩。

在浙江台州市,“十一五”围垦面积达到22.44万亩,占新中国成立以来围垦总面积的31%;而2011年围垦面积就超过10万亩,占整个“十一五”规模的一半。

过去两年,浙江各地围垦规模已经创造了历史新高;但在今后几年,围垦规模可能会再攀高峰——浙江省规划的“十二五”围垦规模是100万亩,但从舟山、温州、台州的情况来看,最终实施的情况肯定会超标。

对于围海造地,舟山市发改委人士强调该市“地少人多”,围海造地实属“无可奈何”。数据显示,舟山市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米71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6倍,在浙江也高出平均水平73.7%;人均耕地只有 0.27亩。“我们的地都是‘吃饭地’,国家有红线,动多少得补多少,要想发展只能向海要地。”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围垦的地区,已经有多个产业园建起,“农地不能动,项目招商需要土地,只有有土地才能有发展,靠工业拉动发展海洋经济是地方政府选择的捷径。”在一位了解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人士看来,短、平、快的发展办法就是填海造地,发展临海工业。

此前,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善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经提到围海造地对于人多地少的浙江来说是必由之路,但他强调要科学围垦、合理规划产业,减少高污染产业在沿海的布局。

舟山市发改委人士表示,该市的发展重点是临港经济当中的港口、修造船业等,而且为了与周边的宁波港和上海的洋山港形成区分,舟山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中转码头,从而寻找属于自身的竞争优势。

对于产业布局,舟山的利好在于石油和化工产业的比重较小,但是在浙江其他地方,高污染产业正在严重威胁着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台州,由于近海污染严重,当地政府表示正在关停2157家高污染企业。

消失的渔业

历史上舟山渔场产量占到整个舟山渔业产量的六七成,但现在可能只占两成左右。

大规模围填海受危害最大的首先是渔业。

浙江海洋学院教授告诉记者,“每一座礁石、每一处滩涂,都是鱼类重要的栖息地,地貌一旦发生变化,将会影响鱼类的栖息环境。由于填海工程破坏了当地的地貌特征,适合鱼类繁殖的环境不复存在,海洋生物链被破坏,海洋生物锐减,造成生态问题。”

该教授还表示,加上危害造地的陆地主要用于修造船业、临港海运业和其他临港工业,各种污染物较多,尤其是各种污水、游玩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引发赤潮的概率大大增加,给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带来巨大危害。

有统计显示,过去两年,浙江省都发生了20次以上的赤潮,这给渔业带来巨大损失。以舟山渔场为例,历史上舟山渔场产量占到整个舟山渔业产量的六七成,但现在可能只占两成左右。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坦承当地渔业受到了围垦的影响,去年该市渔业收入为141亿元,同比增长仅为2.6%。该负责人还表示,在港口经济和修造船业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舟山渔业在GDP的份额只能越来越小,目前舟山正在加快发展远洋渔业的捕捞和加工,力争保持渔业的平稳增长。

其次是旅游业,上述浙江海洋学院教授表示,由于填海工程破坏了海岸线,给旅游业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国家海洋局舟山海洋工作站胡益峰则表示,围填海加剧了浙江海域海水的浑黄不清,航道淤积也日益严重,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浙江省统计局的年度报告显示,2009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的水质状况较上年有所趋差,其中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占到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57%,与2008年相比,上升10个百分点;2010年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趋差,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近海海域面积分别为6580平方公里和18600平方公里,较上年有较大增加,占到五分之三。

上一篇:落脚城市与城市落脚 下一篇:塑造一条河流与一个局的崭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