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能源消费对策

时间:2022-10-23 02:07:58

浙江能源消费对策

[摘要] 我省经济正在快速持续发展,但面临着有限的化石燃料资源和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清洁、安全的可持续能源系统。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可持续发展

一、浙江省经济及能源现状

浙江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浙江省境内煤炭不到全国探明储量万分之一。“无油、缺煤、少电。”资源匮乏的浙江省,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靠省外调入。浙江省是“资源小省”,但又是“经济大省”。2006年浙江省GDP达15648.93亿元亿元,人均GDP31684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列全国第四。2007年,浙江GDP达18640亿元,人均37130元。浙江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前茅,成就了“浙江现象”。 浙江省是典型的加工产业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浙江经济加强了专业化分工协作,许多产品的生产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如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金属制品、黄岩的塑料制品、绍兴柯桥的纺织品等产业。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发展的加速必然意味着资源消耗的加速。如何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建设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资源节约的循环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当时我省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缓慢,许多企业生存不下去。专家指出,浙江工业企业效益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工业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弊端的进一步显露,浙江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比较低,分享价格上涨带来的利益比较少,加工制造业总体上是消耗高、附加值低的产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但产品价格却不上去。低廉的资源开采和使用价格是“罪魁祸首”。

同时能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还加剧了煤炭供应紧张,电力短缺又导致企业大量企业柴油发电,油制品供需矛盾也由此凸现紧张,在今明两年将达到高峰,成为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 预计到2010年浙江省的能源需求总量为11800万吨标准煤,2020年需求17500万吨标准煤。能源供需态势已由“七五”至“九五”期间的结构性、区域性、阶段性短缺,演变为当前“十五”、“十一五”期间的煤、电、油三大常规能源全面紧缺。绝大多数人都是从资源不足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的,提出的解决方法也是如何增加供应、缓解瓶颈。然而这个问题的背后另外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信号是:经济结构对资源要素的耗费过于严重。我们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资源的边际效率很低。长期以来,资源紧缺一直是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归根到底还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所致。比较一下浙江和上海的情况,上海市无论就它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能源资源的条件都比浙江要差,但是人均GDP数值、人均财政收入等制标远在浙江之上。原因在于它的经济结构比浙江更具有高度化的特点。经济体制作为决定资源配置和资源占有的系统化制度安排,决定着经济主体的利益实现方式。浙江省正在遭遇资源瓶颈的约束,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克服缺电、缺煤、缺水等生产要素的经济现象。

二、浙江省多种能源消费和利用

1.石油

2004年我省成品油消费达到1238.68万吨,其中汽油322万吨,柴油892.21万吨,煤油24.47万吨。2005年,受台风“麦莎”和铁路事故影响,“北油南运”受阻。加上成品油价格不到位,沿海地区成品油“倒走私”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部分地市成品油供应紧张,一些加油站油品断档。

从浙江来看,浙江成品油总量的95%左右由这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两大企业供应,全省现有的2500多座加油站中约有72%也是由这两大企业控股,市场调节所占的比例不大。如今,石油发展规划重点放在石油库存方面,至2010年,杭州市将新建输油管网67公里,建康桥油库、萧山南阳油库、萧山白鹿塘油库以及富阳三亚油库,新增库容量约14万立方米,将避免将来石油供应不足问题。

2.电力

全省电网供电能力在1200万千瓦左右,新世纪初,政府鼓励用电,但电力需求增长不大,由于对电力增长判断有误,电源建设方面减少,造成近年来浙江省用电需求大量增加时,电力供不应求,形成从2003年起的电力紧张形势。在2003年全国性电荒中,浙江电力缺口100万千瓦,成为全国拉限电范围最大、最严重的省,许多企业调整厂休,错开用电高峰,几百家企业避峰让电,千余家企业被限电。2004年夏天全省最高用电需求达1900万千瓦,缺电比重达58.33%,是全国电力缺口相对值最高的省份。随着火电项目的大量上马,电煤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幅度,确保供应的压力将增大。浙江省用电压力也将有所缓解,近年来夏秋两季都是用电高峰,存在不同情况拉闸限电需要,对许多企业带来许多不便和损失。

今明两年内包括在建的台州电厂五期、嘉兴电厂三期工程等大量电力项目将会继续投产建设,杭州市电网规划也将在2006年至2010年建设500千伏项目,新增变电容量700万千伏安,新建线路270公里,总投资约39.15亿元,缓解杭城居民、企业缺电情况。

3.潮汐能和水能

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潮水每日涨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相对稳定的可能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用燃料、运行费用低,还可以促进围垦农田。潮汐发电有水产养殖、围垦、灌溉、交通运输、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

我省潮汐能量丰富,可开发的潮汐能资源占全国可开发潮汐能总装机总量的40%。以钱塘江口潮差最大,资源最丰富,占全国的25%。正是动力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从长远观点看,应进行积极的开发利用。浙江省共有包括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在内的四个大型潮汐发电站,有力地支持着周边缺电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潮汐能发电外,水能发电一向是我省水力资源利用的重点。除了继续保持原有水电站稳定发电外,在将来的几年中,浙江将投资66亿元新建建德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还有临安仙人湖抽水蓄能电站、临安千倾塘抽水蓄能电站、淳安千岛湖抽水蓄能电站、桐庐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浙西核电项目前期和江东风能电场等项目也正在预备新建中。

4.天然气

天然气能源,具有清洁、优质、高效的特点,引进天然气能源,成为非常理想的利用能源的方式。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目前已经落实的可供浙江省利用的主要气源有:西气东输天然气、东海西湖凹陷近海天然气;各种气源将以不同的时间和方式进入浙江市场,如此将行成多气源供气的有利格局。今后杭州市场所需天然气,由海上进口LNG从宁波进入,西气东输的管道气从浙北地区进入。根据预测,2010年杭州市预计供气能力为6.32亿立方米年。2005年~2006年杭州天然气将开始向下沙城、萧山区、余杭区供气,预计2010年后向临安市、富阳市供气。工程还将在萧山区建设南门站,接受东海天然气,通过穿越钱塘江同江北管网对接,形成环杭州的天然气高压环网,保障供气的稳定和安全。

天然气管网的调峰技术是天然气安全、可靠、平稳供气的基本保障。浙江拥有众多可供接收LNG的深水港口,鉴于LNG起动灵活、储存量大的特点,国家有关部门及浙江已投入大量的前期工作:接受终端初步选择在宁波大榭岛或舟山里钓,2010年将建成一期工程。浙江天然气管网规划到2005年将覆盖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地区;到2010年,管网辐射到台州、温州等浙北、浙东南沿海地区,并向西延伸到金华等地;到2015年,形成全省供气环网,覆盖衢州、丽水、舟山等地区。

三、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能源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加快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构建市场条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规范和协调,督促企业自律。

2.强化规划引导作用,合理有序推进能源建设

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规划,把能源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依据;加强能源规划与国家以及省市各级规划的衔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煤炭、电力等各种能源,正确把握能源建设的有利时机,合理、有序推进各种能源设施建设,最大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3.推进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能源利用高效化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和全民参与相结合、法规规范和政府政策引导相衔接、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专项资金等手段,积极推进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开发和引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积极培育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市场服务体系,促进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健全中介服务网络,加强宣传,增加全民的资源、环境、节约意识。

4.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保障投资者利益

努力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在争取国家财政性资金、国债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同时,积极鼓励各种资本进入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生产领域;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投资者在项目建设、经营和管理中的权力和职责,制定有弹性的能源消费价格机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使投资者能够得到正常的投资回报。

5.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加快研究和出台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措施,从根本上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进程。鼓励推广使用天然气,规范天然气市场的运作,推动天然气利用快速发展;鼓励热、电、冷联产和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支持和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资助其进行示范和商业化运作。

6.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各级政府要积极会同物价、环保和建设等职能部门以及能源公司和用能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各方责任,积极筹措资金,为开展能源需求管理提供组织上、政策上和物质上的保障。广泛宣传节约用能用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峰谷分时电价等各种政策以及相关新技术和新设备,为开展能源需求侧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结论

结合浙江省能源不足的实际,以及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要广泛宣传节约用能,坚持节能优先,优化能源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解决广大企业、居民用能困难,做好能源监测、审计和重点督查的工作,确保“十一五”建设计划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乐山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下一篇:成都市体验式旅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