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探索

时间:2022-01-26 06:27:06

高中物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探索

【摘 要】无论是设计性实验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其教学目的和意义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年来,从教材内容的调整设定,到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良,始终不变的都是围绕“创新”二字。然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追根究底,是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禁锢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我们早已习惯了“老师给,学生拿”的学习方式。要想创造新的,必须打破旧的,希望设计性实验的物理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既要有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物理实验是科学的实验,实验步骤颠倒以及仪器操作不当,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但在传统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基本上不会出现太严重的实验错误,因为老师会把实验的每一步都讲的很清楚,只要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每个人都能学会。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原本应该充满未知和趣味的物理实验,却变的了无生趣。这种现象值得每一位教师去反思,物理实验的教学目的,究竟应该是什么。

1.设计性实验特点的探索

设计性实验的意思是,老师给学生安排一个实验任务,即实验目的,学生结合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实验仪器,最终得出实验结果,完成实验任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设计性实验是传统实验的逆向思维。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打开一瓶可乐作为实验任务,传统的实验教学是,老师告诉学生,要想打开可乐,左手和右手应该分别采取什么样的手势,分别放在这瓶可乐的什么位置上,从哪个方向用力,最终打开可乐。

而设计性实验教学则是,学生自己去想应该怎样打开这瓶可乐。“打开”是实验任务,但是“打开”的方法不止一种,学生自己去设计“打开”的方案。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传统模式的实验教学,缺少“设计”的环节,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

设计性实验教学,是一个从创新思维落实到创新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充分享受物理实验的乐趣,以及通过自己的设计完成实验的成就感。当然,在实验中学生会遇到困惑,提出之后,老师有针对性的解答。

由于实验方案是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会有区别,因此遇到的问题也有区别,并且这个问题是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所以印象会更加深刻,老师在解答后,学生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因此,设计性实验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有作用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或者提示学生,要注意哪个步骤容易出问题。

2.设计性实验环节的探索

2.1设计性实验的物理选题

近几年,设计实验的能力作为一项考试目标,出现在高考实验,重点放在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上,同时也更加注意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迁移能力。因此,在物理实验的选题上,应该从传统的选题模式逐渐向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过度。

通常设计性实验的考题会从物理课本里选择,然后做适当的调整,从验证性实验变为测量型实验。所以老师在选择设计性实验问题的时候,既要源于物理课本,也要高于物理课本。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的技能掌握之外,还要考查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创新的综合能力。

2.2设计性实验的问题引导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因为从实验方案到实验步骤,再到实验仪器的操作,整个实验过程都是老师教给学生的,学生很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去主动发现问题。所以以往的教学中,都会由老师自己讲课本里的难点知识点,而不是通过学生提问再去讲。

而设计性实验教学,更重视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老师更多的是在一旁引导学生向哪个方向思考,如果学生自己发现不了问题,那么老师就去引导他们找到问题。所以,在设计性实验教学里,老师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学生是“探索者”,老师牵引着学生走向目标地点,而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应该怎么走路,先迈哪只脚。

在引入问题时,老师应该有一个情境设定,也就是一个过度和铺垫,把学生带入一个情境中,自然而然的引着学生去发现问题。就像和学生共同处在一个迷宫里,问题藏在迷宫里的某个角落,因为太隐秘学生无法找到。老师要做的,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藏在哪,而是要一边不经意的与学生交谈,一边带着学生往藏有问题的角落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发现了问题所在。

2.3讨论实验结果

物理实验最终达成的实验目标应该是统一准确的,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相同的实验方案,会因为学生操作的不规范,导致实验结果错误,通常情况下老师会帮助学生纠错改错,更看重实验结果。但是在设计性实验教学中,重点应该是“为什么不同的设计方案会达成相同的实验目标”,设计性实验不仅重视实验结果,更重视实验过程,因为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精髓是在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中。

进行讨论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案,交流方案的设计思路。在交流和分享中,学生会体验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可以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做到把理论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物理实验中,真正达到了活学活用的学习效果。

2.4总结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鼓励,这也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在设计性实验中的表现予以肯定,可以让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物理实验,更热爱物理老师。

3.结束语

目前阶段,设计性实验的物理教学也许并不成熟,但它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是创新的,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完善。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是教给学生去操作实验仪器,达成实验目标,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完成实验目的,这也正是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核心精神。

【参考文献】

[1]黄强.高中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06(8):40-41

[2]韦叶平.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物理实验,2012.32(3):16-18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帮助初中生在日常中渗透德育教育探... 下一篇:处罚,让孩子的成长更健康